太仓积粟皆红腐,群猫昼眠鼠变虎。
前锋不见李将军,何人为发千钧弩。
去年我从昱岭来,匹马驰突三关开。
北平未入卫青幕,郭隗独上燕昭台。
近闻西府罗俊彦,人人自谓能酣战。
谁似当年背水军,赤帜才临赵城变。
英雄报国如等閒,马革裹尸铜柱间。
明朝按剑收中山,谤书慎勿回天颜。
太仓积粟皆红腐,群猫昼眠鼠变虎。
前锋不见李将军,何人为发千钧弩。
去年我从昱岭来,匹马驰突三关开。
北平未入卫青幕,郭隗独上燕昭台。
近闻西府罗俊彦,人人自谓能酣战。
谁似当年背水军,赤帜才临赵城变。
英雄报国如等閒,马革裹尸铜柱间。
明朝按剑收中山,谤书慎勿回天颜。
这首元代诗人吴讷的《李将军歌》以生动的比喻和历史典故,表达了对英勇无畏的将领的敬仰以及对战争策略的反思。诗中首先通过“太仓积粟皆红腐,群猫昼眠鼠变虎”描绘出物资丰富却无人守护的场景,暗示了社会的懈怠和危机。接着,诗人怀念李将军的勇猛,“前锋不见李将军,何人为发千钧弩”,表达了对李广式将领的渴望。
诗人回忆自己过去经历,“去年我从昱岭来,匹马驰突三关开”,展现了个人的英勇与决心。他将当前的将领与历史上背水一战的赵括相比,“近闻西府罗俊彦,人人自谓能酣战。谁似当年背水军,赤帜才临赵城变”,批评了盲目自信而缺乏实战经验的现状。
最后,诗人强调真正的英雄视死如归,“英雄报国如等閒,马革裹尸铜柱间”,表达对忠诚和英勇的崇高评价。结尾处“明朝按剑收中山,谤书慎勿回天颜”则预示着即将到来的决战,提醒决策者要明辨忠奸,不要被流言所惑。
整体来看,《李将军歌》是一首借古讽今,呼唤英勇将领和明智决策的诗篇。
极目长江伤我心,满身风雨立江浔。
帝城此去几千里,一度逢关一寄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