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公惟旧帝惟新,历享台垣富贵春。
竟莫识为何老子,终当书作某朝臣。
厓房恋恋输蜂义,梁垒依依愧燕仁。
功业不知何所有,一编青竹漫遗尘。
相公惟旧帝惟新,历享台垣富贵春。
竟莫识为何老子,终当书作某朝臣。
厓房恋恋输蜂义,梁垒依依愧燕仁。
功业不知何所有,一编青竹漫遗尘。
这首诗是明代画家沈周所作的《冯道二首(其二)》。诗中,诗人以冯道为题材,通过对冯道一生经历的描绘,表达了对他的复杂评价。首句“相公惟旧帝惟新”,赞扬冯道在旧主新主之间都能保持忠诚,体现了他的政治智慧和适应性。接下来的“历享台垣富贵春”则描述了他显赫的官位和荣华富贵的生活。
然而,诗人并未完全肯定冯道,而是通过“竟莫识为何老子,终当书作某朝臣”暗示他对冯道的真实品格有所质疑,认为他可能并非表面上那么无私。接下来的“厓房恋恋输蜂义,梁垒依依愧燕仁”运用比喻,将冯道与蜜蜂和燕子相比,蜜蜂虽工于筑巢,但冯道的忠诚似乎不如燕子对故巢的坚守,流露出对其道德选择的遗憾。
最后,“功业不知何所有,一编青竹漫遗尘”表达了诗人对冯道功绩的模糊态度,认为他的事迹随着时间流逝,可能只剩下青竹简上的尘埃,寓意其身后名声的淡漠。整体来看,这首诗在赞美冯道的同时,也揭示了对他的批判和历史评价的复杂性。
密竹不知路,渡溪微有踪。
悬知石上约,定向松间逢。
物候变黄鸟,菖蒲化蒙茸。
相望不可即,袅袅霜天钟。
阊门辇路薰风时,江光潋滟芙蓉披。
翠羽霓旌照洲渚,銮舆出游初避暑。
西施含颦娇不语,群娥斗起歌白纻,回风舞袖为君举。
歌声窈窕一何长,白纻之白白如霜。
木瓜花红荔子香,东江月出西江光。
银壶酒多乐未央。
远牧牛,朝出东溪溪上头。
溪头草短牛不住,直过水南芳草洲。
脱衣渡水随牛去,黄芦飒飒风和雨。
老鸦乱啼野羊走,绝谷无人惊四顾。
寒藤枯木暮山苍,同伴相呼归又忙。
石棱割脚茅割耳,身上无有乾衣裳。
却思昨日西边好,旷坂平原尽丰草。
短蓑一卧午风轻,长笛三吹夕阳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