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客论时事,相看各惨然。
蛮夷杀郡将,蝗蝻食民田。
萧瑟心空远,徘徊志自怜。
何人同国耻,馀愤落樽前。
有客论时事,相看各惨然。
蛮夷杀郡将,蝗蝻食民田。
萧瑟心空远,徘徊志自怜。
何人同国耻,馀愤落樽前。
这首诗名为《有客》,是宋代诗人苏舜钦所作。诗中描绘了社会动荡不安的景象,通过与友人的对话,展现了对时局的深切忧虑和对国家命运的深深关切。
首句“有客论时事,相看各惨然”,开篇即点明主题,一位客人在谈论当前的时事,两人相对而坐,眼中满是忧愁与悲痛。接着,“蛮夷杀郡将,蝗蝻食民田”两句,形象地描绘了外敌入侵、灾害频仍的社会状况,百姓生活困苦,政权受到威胁,国家处于风雨飘摇之中。
“萧瑟心空远,徘徊志自怜”则进一步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无奈。面对如此严峻的形势,诗人感到自己的力量微不足道,只能在心中默默哀叹,无法找到解决之道。最后,“何人同国耻,馀愤落樽前”一句,诗人发出深沉的疑问:在这个国家遭受耻辱的时候,又有谁能够与我一同分担这份痛苦?酒杯中的余恨,或许是对国家未来的忧虑,也可能是对时局无能为力的无奈。
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凝练,通过对个人遭遇与国家命运的紧密联系,深刻反映了宋代社会的动荡与人民的苦难,体现了诗人对国家命运的深切关怀和对社会现实的深刻洞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