枕絮偎逾湿,烛花寒更青。
月落鸟声悄,霜浓旅魂惊。
拼与分歧决绝,转许惜别叮咛。泪波执手盈盈。
临语又吞声。始上吴楚道,先见短长亭。
初阳木杪,摇摇鞭影分明。
江郎情黯,红楼回望,引愁一路云影平。
枕絮偎逾湿,烛花寒更青。
月落鸟声悄,霜浓旅魂惊。
拼与分歧决绝,转许惜别叮咛。泪波执手盈盈。
临语又吞声。始上吴楚道,先见短长亭。
初阳木杪,摇摇鞭影分明。
江郎情黯,红楼回望,引愁一路云影平。
这首《红林檎近》由清代诗人杨玉衔所作,描绘了一幅离别时分的凄美画面。
首句“枕絮偎逾湿”,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主人公在离别前夜,与枕边人紧紧相依的情景,枕头上的絮被泪水浸湿,流露出离别的哀伤。接着,“烛花寒更青”一句,通过寒夜中摇曳的烛光,进一步渲染了离别的氛围,烛花在寒冷中显得更加明亮,仿佛是离别前最后的温暖。
“月落鸟声悄,霜浓旅魂惊。”这两句将时间推进至清晨,月亮落下,鸟儿的叫声也变得稀疏,霜浓覆盖大地,旅人的魂魄在这样的环境中感到格外的惊惧和孤独。这不仅是对自然景象的描绘,更是对人物内心情感的深刻揭示。
“拼与分歧决绝,转许惜别叮咛。”这两句表达了离别时的复杂心情,既有决绝的勇气,又有不舍的叮咛,展现了人性中的矛盾与复杂。
“泪波执手盈盈。临语又吞声。”这两句描绘了离别时的场景,主人公与爱人紧紧相握,泪眼盈盈,话语未尽,却已哽咽难言,形象地表现了离别之痛。
“始上吴楚道,先见短长亭。”这两句点明了离别的地点,主人公踏上前往吴楚的道路,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个个短亭,这些短亭象征着离别的站点,每一站都意味着离别距离的加深。
“初阳木杪,摇摇鞭影分明。”随着太阳初升,阳光照在树梢上,主人公挥动马鞭的身影在阳光下显得格外清晰,预示着离别的最终到来。
“江郎情黯,红楼回望,引愁一路云影平。”最后两句,主人公回望红楼,心中充满了哀愁,而这一切都被平铺的云影所掩盖,仿佛是离别后情感的寄托,也是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
整首词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情的表达,展现了离别时的哀伤与不舍,以及对未来的迷茫与期待,是一首充满情感深度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