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洞庭风雨二首·其二》
《洞庭风雨二首·其二》全文
唐 / 李群玉   形式: 五言律诗  押[豪]韵

巨浸吞湘澧,西风忽怒号。

水将天共黑,云与浪争高。

羽化思乘鲤,山漂欲抃鳌。

阳乌犹曝翅,真恐湿蟠桃。

(0)
翻译
巨大的水域吞没了湘江和澧水,西风突然猛烈地呼啸起来。
水色与天色浑然一体漆黑,云朵与波浪竞相攀比高度。
我想象着化身为鱼跃龙门,山川似乎漂浮欲要托起海龟般的巨大浪头。
太阳鸟还在展翅晾晒,我真担心会弄湿那珍贵的蟠桃。
鉴赏

这是一首描绘洞庭湖风雨景象的诗篇,通过对比和夸张的手法,展现了大自然的雄伟与力量。

"巨浸吞湘澧,西风忽怒号。" 这两句开篇便以宏大的画面展示出洞庭湖水的浩瀚和西风的猛烈。"巨浸"指的是滔滔江水,而"西风"则是引起这场风雨的主角,通过"忽怒号"四字,可以感受到作者对自然力量惊心动魄的描绘。

"水将天共黑,云与浪争高。" 接下来的两句,则进一步渲染了风雨交加的壮观景象。水面和天空几乎合二为一,呈现出一种深邃莫测的黑色,而云朵和波涛似乎在争夺空间,显得异常高耸。

"羽化思乘鲤,山漂欲抃鳌。" 这两句诗则转向了幻想和神话领域。"羽化"意味着变化成仙,"思乘鲤"则是传说中鲤鱼跳龙门的典故,而"山漂"和"抃鳌"则是在极端风雨中连山峰都被巨浪冲击、覆盖的情景。

最后两句"阳乌犹曝翅,真恐湿蟠桃。" 描述了一种生怕,即便是太阳鸟(传说中的神鸟)也难免在这场大风雨中受惊,连带着天上的仙果——蟠桃都可能被雨水浸湿。

整个诗篇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写和夸张处理,展现了作者面对大自然时的心理感受和艺术想象,同时也体现了唐代诗人在风格上追求雄浑奔放、意境开阔的一种美学追求。

作者介绍
李群玉

李群玉
朝代:唐   字:文山   籍贯:唐代澧州   生辰:808~862

李群玉,唐代澧州人,极有诗才,“居住沅湘,崇师屈宋”,诗写得十分好。《湖南通志·李群玉传》称其诗“诗笔妍丽,才力遒健”,《全唐诗·李群玉小传》载,早年杜牧游澧时,劝他参加科举考试,但他“一上而止”,宰相裴休视察湖南,郑重邀请李群玉再作诗词,他“徒步负琴,远至辇下”,进京向皇帝奉献自己的诗歌“三百篇”。唐宣宗“遍览”其诗,称赞“所进诗歌,异常高雅”,并赐以“锦彩器物”,“授弘文馆校书郎”。
猜你喜欢

赠陶君广生

逃名采药事长桑,混迹尘中鬓未苍。

篯氏自惭无秘术,通明君定有丹方。

婴儿鍊就花生顶,老子笺成帙满床。

辛苦度人迟抵宅,提壶且醉酒垆傍。

(0)

轩岐家徐叟元上嗜弈能吟七言小诗其六十初度以青鞋布袜为寿兼系以诗

采药名山己有年,一经传后谢时贤。

妻孥累去惟留发,服食功成不硕仙。

家具诗笺千百首,棋枰兵法十三篇。

青鞋布袜聊持赠,与尔相期弄紫烟。

(0)

礼莲池大师塔二首·其二

祩公一巳去,寂寂五云峰。

从此梵村路,虚闻入定钟。

慈光回虎迹,哀呗散厓松。

欲问无生侣,聊舒物外踪。

(0)

鉴长以闽甘三佛手见饷口号赋谢·其二

闽柑来度岭,初果出祗园。

金色拈留记,蓝尼指独尊。

母遗先启榼,佛供并登盆。

一滴曹溪水,清香沁北源。

(0)

白苧溪桥

阡陌同山径,茅茨各水门。

青溪堪命棹,白苧自成村。

沙暖鱼争跃,花明路不昏。

干戈方满野,此地即桃源。

(0)

即事

幽人春梦足,卧听鸟声沸。

晓起问山童,木兰开也未。

(0)
诗词分类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诗人
黄佐 释今无 谢迁 王庭圭 曹义 梁鼎芬 符锡 李孙宸 张镃 陈琏 许及之 陈子升 徐贲 钟芳 张元凯 王彦泓 苏泂 孔平仲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