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江如鼎鱼龙沸,我欲逃生何所之。
今古兴亡有同恨,乾陵火照奉天时。
一江如鼎鱼龙沸,我欲逃生何所之。
今古兴亡有同恨,乾陵火照奉天时。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壮阔而动荡的江面景象,比喻为一鼎沸腾的鱼龙,象征着社会的动荡不安和纷争。诗人身处其中,感到自身如同江中鱼龙,想要逃离却不知何处是安全之地。他将个人的逃亡与历史兴衰的感慨相结合,表达了对时代变迁和国运起伏的深深忧虑。
"今古兴亡有同恨"一句,揭示了诗人对于古今兴衰交替的共同遗憾,暗示历史的无情和人生的无常。最后提到的"乾陵火照奉天时",可能是借古讽今,暗指当朝的某次重大事件,可能是火灾或者其他象征性的灾难,发生在奉天(即今天的沈阳)一带,进一步加重了诗人的忧患意识和对国家命运的关注。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生动的比喻和深沉的历史感慨,展现了诗人对时局和个人命运的深刻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