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翠阑杆太白杯,晴光袅目极萦回。
远林日薄山先怨,别榭帘深燕易猜。
溪上碧桃愁水逝,墙根古藓梦人来。
遥知短艇垂纶客,夙有江南庾信哀。
空翠阑杆太白杯,晴光袅目极萦回。
远林日薄山先怨,别榭帘深燕易猜。
溪上碧桃愁水逝,墙根古藓梦人来。
遥知短艇垂纶客,夙有江南庾信哀。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略带忧郁的山水画卷。首联“空翠阑杆太白杯,晴光袅目极萦回”以“空翠”、“太白杯”、“晴光”、“袅目”等意象,营造出一种清新脱俗、悠然自得的氛围,仿佛诗人正手持酒杯,于晴朗之日,眺望远处翠绿的山峦,感受着自然的宁静与美好。
颔联“远林日薄山先怨,别榭帘深燕易猜”运用拟人手法,赋予自然景物以情感,将夕阳西下时分,远山似乎在为日落而感到哀怨,而别处的楼榭中,燕子因帘深而猜测主人的行踪,生动地展现了时间流逝与季节变换带来的微妙情绪变化。
颈联“溪上碧桃愁水逝,墙根古藓梦人来”进一步深化了这种情感色彩,溪边的碧桃似乎因流水的逝去而感到忧愁,墙根的古藓则似乎在梦中等待着人的到来,这些细节描绘出一种既静谧又略带哀愁的意境,让人感受到时光的流逝和生命的无常。
尾联“遥知短艇垂纶客,夙有江南庾信哀”则通过想象中的垂钓者,表达了对过去岁月的怀念和对江南文化的深深感慨,暗示了诗人内心深处对于过往美好时光的追忆以及对传统文化的深情眷恋。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的细腻描绘和情感的巧妙融入,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对时间流逝的感慨以及对传统文化的深厚情感,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富有哲理意味。
我来敬亭下,江练仍如昨。
青山在目前,谢公如可作。
入城畏尘嚣,借此看栖跃。
置足不厌高,洗心渐以扩。
素波涌湖口,微风来丛薄。
俯视乱帆影,往来相约掠。
指掌天下事,宛然丘上壑。
我愿骥尾蝇,君其鸡群鹤。
相逢欲解剑,无忘今日乐。
豪歌侠少行,晚霞为吹落。
凝霜沾浦树,冉冉岁欲晏。
君子意如何,垂老仍薄宦。
一卧艾子城,六见秋花绽。
月米分故人,日食藜与苋。
高志慕翔鸾,卑栖托斥鴳。
发轨谒承明,蚤晚流皇盼。
白首感睽离,追饯临寒涧。
握手惨无言,侧睇云间雁。
岁暮寒亦行,征人有常期。
辞我家乡乐,适彼道路危。
酒阑别宾亲,驱车出郊岐。
我马力未痡,已越山与陂。
回头望高城,落日云树滋。
遭乱既少安,谋生复多饥。
涂逢往来人,孰不为此驰。
远游亦吾志,去矣何劳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