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放言五首·其三》
《放言五首·其三》全文
唐 / 白居易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赠君一法决狐疑,不用钻龟与祝蓍。

试玉要烧三日满,辨材须待七年期。

周公恐惧流言后,王莽谦恭未篡时。

向使当初身便死,一生真伪复谁知。

(0)
注释
赠君:赠给你的意思。
决狐疑:解决疑惑。
钻龟:古代占卜方式之一,通过在龟甲上钻孔看裂纹来预测吉凶。
祝蓍:用蓍草占卜,另一种古老的占卜方法。
试玉:检验玉石的真伪。
辨材:辨别木材的性质。
周公:西周初年的政治家,周武王的弟弟,以贤明著称。
恐惧流言:因流言蜚语而感到害怕。
王莽:新朝的建立者,早期表现谦逊,后期篡夺汉朝政权。
篡时:篡位的时候。
向使:假使,如果。
真伪:真假,诚实与虚伪。
翻译
我给你一个方法解决狐疑,无须去钻龟占卜或用蓍草预测。
检验玉石真假需要烧满三天,辨别木材优劣必须等待七年的时间。
周公曾因流言而恐惧,王莽在未篡位时显得谦恭。
假如当初他就此死去,一生的真假又有谁知道呢?
鉴赏

诗人白居易在这首诗中,传递了他对待人接物、鉴别真伪的一种态度和方法。开篇“赠君一法决狐疑,不用钻龟与祝蓍”两句,表明诗人主张通过实事求是的方式来解决犹豫不决的问题,而非依赖占卜之术。这反映出白居易务实、理性的一面。

接着,“试玉要烧三日满,辨材须待七年期”则进一步强调了鉴别真伪、材料优劣的过程需要时间和耐心,不可仓促。这里的“烧三日满”与“七年期”,都是对时间的长短不一的比喻,用以说明判断事物的复杂性和必要的细致考量。

下两句“周公恐惧流言后,王莽谦恭未篡时”则通过历史人物的例子,表达了对名誉和真实性的重视。周公因担心自己的名声受损而小心翼翼,王莽在未篡夺政权之际尚能保持谦逊,这两个人物形象,均强调了为人处世必须诚信的重要性。

最后,“向使当初身便死,一生真伪复谁知”则表达了一种对生命和历史的深刻反思。诗人设想如果自己早逝,人们将如何评判他的一生,是真实还是虚伪。这不仅是自我省察,也是对后世之人的提醒,强调了个人行为与名声之间的密切关系。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多个层面和角度,展现了白居易对待人接物、鉴别真伪的深刻理解。

作者介绍
白居易

白居易
朝代:唐   字:乐天   号:香山居士   生辰:772年-846年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
猜你喜欢

西直门外观稼·其一

逾月郊衢又不同,隰禾原黍郁芃芃。

可知待实期丰者,总在宵忧晓祝中。

(0)

半壁店行宫即景

野水春来涨石桥,度桥行馆据单椒。

年深树已翠阴满,风过花犹红雨飘。

得石易教诗泐壁,纳山清作画悬寮。

居停率为一宵耳,茅土淳风大愧尧。

(0)

佶闲骝歌

骥不称力称其德,佶闲骝者德力全。

万吉帷裹阚虎老,继其后者惟斯焉。

去秋大蒐木兰鹿,箭不虚发倒应弦。

今春小试南海子,惊獐蹙毙无劳鞭。

喷玉逐星乃馀事,驯良若此谁比肩。

储英惠骏备天御,吾更因之廑育贤。

(0)

再题惠山园八景·其三就云楼

云横山直自今古,筑个山楼号就云。

动静主宾都妙谛,倩谁点笔为区分。

(0)

再题惠山园八景·其一载时堂

座有箴铭架有书,延清最可适几馀。

载时若问对时义,汉诏中间每起予。

(0)

御湖雨泛·其一

溶溶新水始通舟,出坞飞云试橹柔。

恰喜掠空银竹雭,春溪殊胜是今游。

(0)
诗词分类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诗人
徐玑 裘万顷 柳亚子 叶恭绰 胡曾 朱庆馀 赵师秀 王勃 熊琏 李频 韩翃 于右任 徐鹿卿 史达祖 揭傒斯 冯煦 李鸿章 岑安卿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