候较清和一月迟,山中今日啭黄鹂。
此声太古自如此,宁待戴颙来听之。
候较清和一月迟,山中今日啭黄鹂。
此声太古自如此,宁待戴颙来听之。
这首诗由清朝诗人弘历所作,名为《黄鹂》。诗中描绘了春天山林中黄鹂鸟鸣叫的情景,充满了生机与和谐之美。
“候较清和一月迟”,开篇点明时间,暗示春日已至,但还未完全进入最温暖的时节,黄鹂鸟的鸣叫似乎在提醒人们春天的到来。“山中今日啭黄鹂”,接着描述了山林中黄鹂鸟的啼鸣,生动地展现了大自然的活力与美妙。黄鹂鸟的叫声在诗中被赋予了太古般的纯净与永恒,仿佛是自然界的原始乐章,无需等待任何人的聆听,它自有一种独特的魅力与存在意义。
“此声太古自如此,宁待戴颙来听之”,最后两句表达了对黄鹂鸟鸣叫声的赞美与感慨。诗人认为这种声音源自远古,自有一份天然的韵味,无需等待特定人物的欣赏或理解。这里暗含了对自然之美的敬畏与对艺术创作灵感来源的思考,即真正的美与艺术,往往不依赖于人类的创造,而是存在于自然之中,等待着人们去发现与感受。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深刻感悟,以及对生命与艺术本质的探索,体现了中国传统文人对于自然与宇宙和谐共生的哲学思考。
记昔年、十分轻健,秦淮白下游遍。
结交尽是高怀侣,多伴舞衫歌扇。心眷恋。
纵雨阻、泥妨幽兴何曾倦。曲房小院。
有鲫鲙银丝,蚁浮绿酝,畅饮醉仍劝。
分离也,恰似云鸿海燕。音书特寄无便。
风流杜牧今憔悴,谩想柳眉花面。江万转。
山万叠、怎生能勾重相见。光阴似箭。
回首是衰翁,思量前事,清泪落如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