忆昔论交日,星霜一纪更。
及门初拜母,让齿忝为兄。
树引流泉细,山依出月明。
相看仍慰藉,均不负平生。
忆昔论交日,星霜一纪更。
及门初拜母,让齿忝为兄。
树引流泉细,山依出月明。
相看仍慰藉,均不负平生。
这首诗是清代顾炎武所作的《过李子德》其一,通过回忆与友人李子德的深厚情谊,表达了对友情的珍视和怀念。
首句“忆昔论交日”,诗人回溯往昔,追忆与李子德初次相识、结为挚友的时光。接着,“星霜一纪更”一句,以时间的流逝,暗示两人友情的长久与深厚,同时也蕴含着岁月流转、时光易逝的感慨。
“及门初拜母,让齿忝为兄”描绘了两人初次见面的情景,顾炎武以晚辈的身份拜见李子德的母亲,而李子德则谦逊地让顾炎武成为他的兄长,体现了两人之间相互尊重、和谐相处的关系。
“树引流泉细,山依出月明”两句,运用自然景象来比喻友情的纯净与美好。树木间流淌的细泉象征着友情的清澈,山峦间依稀可见的明月则寓意着友情的永恒与明亮。
最后,“相看仍慰藉,均不负平生”表达了诗人对这段友情的珍惜与感激,即使时光荏苒,两人的友情依然能够互相慰藉,不辜负彼此在人生中的相遇与陪伴。
整首诗情感真挚,通过对过往美好时光的回忆,展现了深厚友谊的珍贵与不可替代性,以及在岁月长河中,友情能够给予人们的精神慰藉和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