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子枕前秋夜,霜幄冷,月华明,正三更。
何处戍楼寒笛,梦残闻一声,遥想汉关万里,泪纵横。
帝子枕前秋夜,霜幄冷,月华明,正三更。
何处戍楼寒笛,梦残闻一声,遥想汉关万里,泪纵横。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深夜的寂寞与思念之情。开篇“帝子枕前秋夜,霜幄冷,月华明,正三更”四句,以精致的笔触勾勒出一个深秋三更的夜晚,霜冻的空气、清澈的月光与寒冷的床幔共同营造了一种静谧而又有些许凄凉的氛围。这里的“帝子”可能指代诗人自己,或是借用以表达一种超脱世俗的孤独感。
接着,“何处戍楼寒笛,梦残闻一声”两句,则通过远方戍楼传来的寒冷笛声,打破了夜的宁静,也唤醒了诗人内心深处的梦境与记忆。这里的“梦残”二字,暗示着诗人此时的心境是多么的孤独和无奈。
最后,“遥想汉关万里,泪纵横”两句,则表达了诗人对远方故土的深切思念与不尽的哀愁。这里的“汉关”,往往指的是边塞之地,而“万里”则形容距离之遥远。“泪纵横”则是诗人情感的直接流露,显示了他内心深处的激动与悲凉。
整首诗通过对夜晚景象的细腻描绘和对远方故土的深切思念,展现了一种超越时空的孤独与哀愁,是中国古典文学中常见的情感表达。
少年忽老大,尘宇空茫茫。
不知文酒欢,去日如电光。
维君性孝友,举止诚可方。
每叹值乱离,汝最敦伦常。
忆昔老父在,先公籍同堂。
蔼然宗古道,操履如冰霜。
颇从孔李谊,得接历世芳。
子弟纷玉树,云兴足自彰。
余年在君后,终愧德业荒。
愿以兔丝弱,常依松柏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