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比红儿诗·其八十六》
《比红儿诗·其八十六》全文
唐 / 罗虬   形式: 古风  押[虞]韵

天碧轻纱只六铢,宛如含露透肌肤。

便教汉曲争明媚,应没心情更弄珠。

(0)
翻译
天空如碧绿的薄纱只有六铢重,仿佛含着露水穿透肌肤。
即使在汉代的乐曲中也要争奇斗艳,但她却没有心情再玩弄珍珠。
注释
天碧:形容天空碧绿如丝织的轻纱。
六铢:古代重量单位,极轻,此处形容纱的轻薄。
含露:像含着露水,形容清新透明。
透肌肤:穿透肌肤,形象地描绘出轻纱的透明度。
汉曲:指汉代的音乐或歌曲,用来比喻当时的审美标准。
明媚:形容事物鲜明、动人。
心情:指情绪和心境。
弄珠:古代女子的游戏,这里比喻炫耀或卖弄。
鉴赏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罗虬的《比红儿诗》之八十六。从艺术风格来看,罗虬善长在描绘女性美丽的外貌和内心世界,这首诗亦不例外。

“天碧轻纱只六铢”一句,通过对服饰的精细刻画,展现了女子穿着薄如蟹翼的轻纱衣裳,其质地之轻巧、颜色之淡雅宛若秋水般清澈,仅用六铢来形容其轻盈,显示出诗人对细节的观察和描绘。

“宛如含露透肌肤”接着进一步描写这轻纱衣裳紧贴在女子肌肤上,如同露珠般渗透,增添了一种温润、细腻之感。这里的“宛如”二字,用来形容那份细致与柔美,使人不禁联想到春夜里花间轻露的情景。

后两句“便教汉曲争明媚,应没心情更弄珠”则转而描绘女子内在之美。诗中的“汉曲”,通常指的是古代汉族的乐曲,这里用来比喻女子的音容笑貌,既能与汉曲争艳,也就是说她的风采足以让人忘却音乐的魅力。“应没心情更弄珠”则暗示她对世俗之物如同拾取珍珠般不屑一顾,这里的“应没”,可理解为女子内心的淡泊与超脱。

整首诗通过对服饰和肌肤质感的描绘,再到音容笑貌及内在情操的刻画,勾勒出一个既外在美丽又有着超凡脱俗内心世界的女性形象。罗虬以其细腻的笔触,不仅展现了女子的外在之美,更透露出诗人对女性内在美的一种独特感悟和欣赏。

作者介绍

罗虬
朝代:唐

[唐](约公元八七四年在世)字不详,台州人。生卒年均不详,约唐僖宗乾符初前后在世。词藻富赡,与隐、邺齐名,世号“三罗”。累举不第。广明乱后,去从鄜州李孝恭。为人狂宕无检束。籍中有善歌妓杜红儿,虬令之歌,赠以彩。孝恭以红儿已为副戎所聘,不令受。虬怒,拂衣起;明日,手刃杀之。孝恭坐以罪,会遇赦释之。虬追念红儿之冤,于是取古之美女,有姿艳才德者,作绝句一百首,以比红儿,名曰《比红儿诗》。盛传于世。
猜你喜欢

雪中移居·其二

高雪压瓦轰折椽,跋冻移家劳可怜。

长须赤脚泥一尺,买佣呼酒赊百钱。

饥鸟待我彼檐外,梅花送客此窗前。

百苦千愁不在念,肠断茫茫黯黯天。

(0)

次苏长公雪诗·其一

翩如中舞玉人纤,皎似禅宗戒律严。

姑去尽留云母粉,客来只醉水晶盐。

正愁黄独迷镵柄,故压梅花入帽檐。

埋没远山知几许,且收螺子画眉尖。

(0)

送赵大理

才闻归马驻双轮,又见旌麾动去尘。

廷尉由来须长者,武侯聊借服南人。

昨经湘水洲兰莫,今渡黄河岸草春。

万里波涛随意挽,相逢处处有枯鳞。

(0)

与任生话旧

麻衣飘雪处,益动而翁思。

近日君家事,予傫那得知。

笋天应荐墓,柏涕可枯枝。

莫作徒悲切,遗书退学诗。

(0)

一雨连秋夏,无朝不冥迷。

晓添四壁篆,夜助百虫悽。

蒙羃遮城漏,蒸潮汗础泥。

直愁衡岱顶,亦障海乌飞。

(0)

对明篇

四明山,高万丈。

南为姚邑面前屏,北即新昌后门障。

新昌有客身姓吕,要与此山约为主。

尺素冯将一穴通,屋后安窗小如许。

窗中有时飒风雨,说是山灵教送与。

夜来猛虎啸一声,雄心枕畔风吹去。

长安花枝高入天,金陵有酒多如泉。

花留酒劝不肯住,归来只爱窗中眠。

窗中有书积万卷,书书尽是山灵管。

有才无命不干时,亦对山灵同一莞。

闻道去年醉采石,醉去狂来呼李白。

散发题书万竹中,腾身舞剑青天侧。

此时山灵失主人,自骑青虎寻复寻。

肉眼那知神道至,主人自识交亲临。

朅来笔端自有神,横开醉眼双作嗔。

此时墨雨添江水,此际诗花弄莫春。

莫春江水渺无边,射策封书复几年。

明珠不遇贾胡识,宝剑难酬夜色鲜。

诙谐汉庭方朔老,如闻永谢长安道。

况我今为抱拲人,虮虱移家宫絮袄。

两人曾作青春身,当时同说不同贫。

君今幸不为樊鹿,亦似蛟蟠不得申。

莲花之峰亦佳丽,君胡中道相捐弃。

邀我题诗对四明,我自贪君百壶旨。

只恐莲花嗔,四明喜,我亦付之一醉矣。

(0)
诗词分类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诗人
范浚 郝经 鲍溶 吴均 黎廷瑞 杨无咎 白朴 周伦 李益 李贽 刘永济 张居正 阮籍 罗邺 刘学箕 袁枚 汪懋麟 崔致远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