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碧轻纱只六铢,宛如含露透肌肤。
便教汉曲争明媚,应没心情更弄珠。
天碧轻纱只六铢,宛如含露透肌肤。
便教汉曲争明媚,应没心情更弄珠。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罗虬的《比红儿诗》之八十六。从艺术风格来看,罗虬善长在描绘女性美丽的外貌和内心世界,这首诗亦不例外。
“天碧轻纱只六铢”一句,通过对服饰的精细刻画,展现了女子穿着薄如蟹翼的轻纱衣裳,其质地之轻巧、颜色之淡雅宛若秋水般清澈,仅用六铢来形容其轻盈,显示出诗人对细节的观察和描绘。
“宛如含露透肌肤”接着进一步描写这轻纱衣裳紧贴在女子肌肤上,如同露珠般渗透,增添了一种温润、细腻之感。这里的“宛如”二字,用来形容那份细致与柔美,使人不禁联想到春夜里花间轻露的情景。
后两句“便教汉曲争明媚,应没心情更弄珠”则转而描绘女子内在之美。诗中的“汉曲”,通常指的是古代汉族的乐曲,这里用来比喻女子的音容笑貌,既能与汉曲争艳,也就是说她的风采足以让人忘却音乐的魅力。“应没心情更弄珠”则暗示她对世俗之物如同拾取珍珠般不屑一顾,这里的“应没”,可理解为女子内心的淡泊与超脱。
整首诗通过对服饰和肌肤质感的描绘,再到音容笑貌及内在情操的刻画,勾勒出一个既外在美丽又有着超凡脱俗内心世界的女性形象。罗虬以其细腻的笔触,不仅展现了女子的外在之美,更透露出诗人对女性内在美的一种独特感悟和欣赏。
四明山,高万丈。
南为姚邑面前屏,北即新昌后门障。
新昌有客身姓吕,要与此山约为主。
尺素冯将一穴通,屋后安窗小如许。
窗中有时飒风雨,说是山灵教送与。
夜来猛虎啸一声,雄心枕畔风吹去。
长安花枝高入天,金陵有酒多如泉。
花留酒劝不肯住,归来只爱窗中眠。
窗中有书积万卷,书书尽是山灵管。
有才无命不干时,亦对山灵同一莞。
闻道去年醉采石,醉去狂来呼李白。
散发题书万竹中,腾身舞剑青天侧。
此时山灵失主人,自骑青虎寻复寻。
肉眼那知神道至,主人自识交亲临。
朅来笔端自有神,横开醉眼双作嗔。
此时墨雨添江水,此际诗花弄莫春。
莫春江水渺无边,射策封书复几年。
明珠不遇贾胡识,宝剑难酬夜色鲜。
诙谐汉庭方朔老,如闻永谢长安道。
况我今为抱拲人,虮虱移家宫絮袄。
两人曾作青春身,当时同说不同贫。
君今幸不为樊鹿,亦似蛟蟠不得申。
莲花之峰亦佳丽,君胡中道相捐弃。
邀我题诗对四明,我自贪君百壶旨。
只恐莲花嗔,四明喜,我亦付之一醉矣。
《对明篇》【明·徐渭】四明山,高万丈。南为姚邑面前屏,北即新昌后门障。新昌有客身姓吕,要与此山约为主。尺素冯将一穴通,屋后安窗小如许。窗中有时飒风雨,说是山灵教送与。夜来猛虎啸一声,雄心枕畔风吹去。长安花枝高入天,金陵有酒多如泉。花留酒劝不肯住,归来只爱窗中眠。窗中有书积万卷,书书尽是山灵管。有才无命不干时,亦对山灵同一莞。闻道去年醉采石,醉去狂来呼李白。散发题书万竹中,腾身舞剑青天侧。此时山灵失主人,自骑青虎寻复寻。肉眼那知神道至,主人自识交亲临。朅来笔端自有神,横开醉眼双作嗔。此时墨雨添江水,此际诗花弄莫春。莫春江水渺无边,射策封书复几年。明珠不遇贾胡识,宝剑难酬夜色鲜。诙谐汉庭方朔老,如闻永谢长安道。况我今为抱拲人,虮虱移家宫絮袄。两人曾作青春身,当时同说不同贫。君今幸不为樊鹿,亦似蛟蟠不得申。莲花之峰亦佳丽,君胡中道相捐弃。邀我题诗对四明,我自贪君百壶旨。只恐莲花嗔,四明喜,我亦付之一醉矣。
https://shici.929r.com/shici/ZIq33Lnn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