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冉冉孤生竹》
《冉冉孤生竹》全文
清 / 柳是   形式: 古风

逍遥感石腴,至神无常移。

昔时缟带间,明月何陆离。

迄今万馀里,不敢忘初时。

双鷤自翔侧,单鹄长凄靡。

火浣织成素,青绫暮还丝。

念君惟一身,形影谁执持。

暖暖九灵璈,浥浥沧景辞。

上下台布涯,岂能无相思。

(0)
注释
石腴:肥美的石头。
至神:极尽神奇。
昔时:从前。
缟带:白色腰带。
明月:明亮的月亮。
陆离:光彩夺目。
万馀里:数千里。
初时:最初的时候。
双鷤:双鸭。
单鹄:孤雁。
凄靡:悲伤。
火浣:古代的一种布料。
素:素净。
青绫:青色绸缎。
暮还丝:夜晚变为丝线。
执持:陪伴。
暖暖:温暖的。
九灵璈:古代乐器。
浥浥:湿润的样子。
沧景辞:沧海的景色。
台布涯:台上台下。
相思:思念。
翻译
感受到石头的自在肥美,神妙难以捉摸。
昔日洁白的衣带间,明亮的月亮多么灿烂。
至今跨越万里之遥,我仍铭记初始时刻。
双鸭自由飞翔在侧,孤雁长久地悲伤低鸣。
用火浣布制成素净衣物,青色绸缎夜晚又化为丝线。
想念你只身一人,身影无人陪伴。
温暖的九灵璈声响起,湿润的沧海景色唤起离别之情。
无论台上还是台下,怎能没有对你的思念。
鉴赏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逝去时光的怀念和对亲朋好友的思念。开篇“逍遥感石腴,至神无常移”两句,通过形容心境悠然自得,表现出一种超脱尘世的精神状态。紧接着,“昔时缟带间,明月何陆离”回忆起过去与亲友共度的美好时光,那时的约束现在看来竟如同清辉的明月一般遥不可及。

“迄今万馀里,不敢忘初时”则表达了诗人即使身处远方,也不敢忘记最初的誓言和情谊。接下来的“双鷤自翔侧,单鹄长凄靡”描绘了一种孤独而又自由的生活状态,其中双鷤(一种水鸟)和单鹄(鹅)的形象,传递出诗人内心的寂寞与悠然。

“火浣织成素,青绫暮还丝”两句,通过对纺织过程的描写,展示了诗人的勤勉与期待,可能是期待着某种生活或情感上的收获。紧接着,“念君惟一身,形影谁执持”表达了对亲人或朋友的思念,担心他们是否安好。

“暖暖九灵璈,浥浥沧景辞”则是对自然界中温暖而又湿润气氛的描绘,可能象征着诗人的情感世界。最后,“上下台布涯,岂能无相思”通过山川河流之间的连结,抒发了对于彼此间无法割舍的情感纽带。

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充满了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以及对亲朋好友的深切思念。通过自然景物和生活细节的描绘,诗人巧妙地表达了自己的情感世界。

作者介绍

柳是
朝代:清

猜你喜欢

闽宫词二首·其一

露华如水蘸宫墙,红豆花兼荔子香。

多少峨眉闲待月,九龙帐底贮归郎。

(0)

送陈民部出守思州

言辞粉署重凄凄,道路时闻征马嘶。

日照梦悬乡树外,夜郎吟向郡楼西。

竹鸡群里登峨岭,铜鼓声中出朗溪。

我欲白门扳柳送,相思此夜有乌啼。

(0)

庭前坦步偶见岣山延伫以咏

偶怜山在目,浅立意悠然。

落落泉舂石,层层树接天。

半峰分夕照,众壑共秋烟。

将谓迷来径,樵夫已过前。

(0)

题王野城南居

瓢笠高悬壁,交游久绝踪。

门生当径草,窗度隔城钟。

野老期看竹,山僧就结冬。

今朝秋气爽,户外数晴峰。

(0)

别在杭次韵

频年作客若为情,两度题诗送我行。

暮雨魂消江雁影,西风肠断峡猿声。

穷秋野柝云边驿,午夜清砧水畔城。

从此相过踪迹少,积芳亭上月空明。

(0)

得林茂之书并诗

不谓三年别,能来一纸书。

开缄如见汝,读罢转愁予。

淮水月常在,秋风柳易疏。

更怜诗句好,吟望意何如。

(0)
诗词分类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诗人
吴景奎 周行己 周伯琦 陈洵 释广闻 申佳允 程通 许月卿 孟洋 赵汝燧 董俞 陶弼 梁兰 方千里 刘跂 释行海 王阮 释月涧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