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盖西园夜,抽毫失谢君。
徘徊下修竹,暗澹入浮云。
素彩漫仍见,微芒细可分。
徒知此纨扇,离毕未前闻。
飞盖西园夜,抽毫失谢君。
徘徊下修竹,暗澹入浮云。
素彩漫仍见,微芒细可分。
徒知此纨扇,离毕未前闻。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深夜独自徘徊于园中,回忆旧友的场景。开篇“飞盖西园夜”即设定了一个宁静而寂寞的夜晚,诗人可能是在这样的环境中思念远方的朋友。“抽毫失谢君”表达了诗人在这种静谧之际,无意中触摸到某种物品,便不由自主地想起了那位未能道别的亲友。这里“抽毫”一词,既可以理解为偶然间的事情,也可能暗示着一种细腻的情感。
接着,“徘徊下修竹”、“暗澹入浮云”则描绘出了诗人在月夜中漫步于竹林之下的情景。这里的“徘徊”表达了一种闲适而又带有一丝哀愁的情感,而“暗澹入浮云”则进一步渲染了夜晚的宁静与诗人的心境,仿佛他的思绪随着云烟飘散无边际。
下片“素彩漫仍见,微芒细可分”中,“素彩”可能指的是月光,而“漫仍见”则表达了一种连续不断的感觉。这里通过对月亮和其光芒变化的描写,传递出诗人对时间流逝和情感积淀的深刻体会。
最后,“徒知此纨扇,离毕未前闻”一句,则表达了诗人对于友人的思念之深。这里“此纨扇”可能是一种物件,它触发了诗人对往昔的回忆,而“离毕未前闻”则说明这份思念是如此强烈,以至于之前从未有过这样的感受。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夜晚园林环境的描绘,以及诗人心境的细腻刻画,展现了一种深沉的怀旧情怀和对友人的渴望。
茅茨中安一床寂,天女原非世间色。
道人今日八关斋,莫散花来染衣祴。
秋风淅淅苍葭老,波浪悠悠白鬓翁。
范子几年思狡兔,吕公何处兆非熊。
天寒两岸识渔火,日落几家收钓筒。
不困田租与王役,一船妻子乐无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