己卯八月十五夜,天地万里无云烟。
明月忽自海底出,皎如玉鉴当空悬。
清辉潋滟破幽溟,山河倒浸无馀景。
丹桂香消白兔愁,玉宇琼楼不禁冷。
南箕北斗潜光华,江汉无声流素波。
老夫于此兴不浅,有月无酒将奈何?
天上谁观羽衣舞,人间那得清虚府?
世情乖异每变更,月色何尝有今古?
秋风飘飘度箜篌,东家西家登大楼。
相期玩赏醉终夕,岂知别有穷途愁?
回首天涯故人少,白露凄凄下庭草。
欲持此意问嫦娥,孤雁一声关塞晓。
己卯八月十五夜,天地万里无云烟。
明月忽自海底出,皎如玉鉴当空悬。
清辉潋滟破幽溟,山河倒浸无馀景。
丹桂香消白兔愁,玉宇琼楼不禁冷。
南箕北斗潜光华,江汉无声流素波。
老夫于此兴不浅,有月无酒将奈何?
天上谁观羽衣舞,人间那得清虚府?
世情乖异每变更,月色何尝有今古?
秋风飘飘度箜篌,东家西家登大楼。
相期玩赏醉终夕,岂知别有穷途愁?
回首天涯故人少,白露凄凄下庭草。
欲持此意问嫦娥,孤雁一声关塞晓。
这首元末明初诗人王冕的《对月》描绘了中秋之夜的壮丽景象和诗人的孤独心境。首联“己卯八月十五夜,天地万里无云烟”展现了明亮的月夜,万里无云,天地开阔。接下来,“明月忽自海底出,皎如玉鉴当空悬”形象地描绘了月亮从海上升起,如同明亮的镜子高挂天际。
“清辉潋滟破幽溟,山河倒浸无馀景”写月光洒落,照耀深海,山河仿佛沉浸在月色中,景色迷人。然而,“丹桂香消白兔愁,玉宇琼楼不禁冷”又透露出淡淡的哀愁,暗示着月夜的清冷和诗人内心的孤寂。
“南箕北斗潜光华,江汉无声流素波”借星辰与江汉的静谧,进一步渲染了夜晚的寂静。诗人感叹“有月无酒将奈何”,表达了在美景当前却无酒助兴的遗憾。他想象“天上谁观羽衣舞,人间那得清虚府”,暗示人间与天上的不同,世事变迁,月色古今如一。
“秋风飘飘度箜篌,东家西家登大楼”描绘了人们登楼赏月的热闹场景,而诗人却感到“相期玩赏醉终夕,岂知别有穷途愁”。结尾“回首天涯故人少,白露凄凄下庭草”表达了诗人对远方朋友的思念和自己孤独的境遇,最后以“欲持此意问嫦娥,孤雁一声关塞晓”收束,借孤雁和关塞晓声寄托了深深的愁绪。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描绘中秋月夜的景象,抒发了诗人对世事变迁、人生无常的感慨,以及个人的孤独和怀旧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