悠悠两高峰,眇眇见落木。
病馀老身倦,登楼谩伸蹜。
兹晨有何味,酒面欲汎菊。
常年得重九,高兴必徵逐。
谁知懒出门,搔发鬓已秃。
子云虽识字,君平唯卖卜。
坐久风颇怒,新霜夜来肃。
悠悠两高峰,眇眇见落木。
病馀老身倦,登楼谩伸蹜。
兹晨有何味,酒面欲汎菊。
常年得重九,高兴必徵逐。
谁知懒出门,搔发鬓已秃。
子云虽识字,君平唯卖卜。
坐久风颇怒,新霜夜来肃。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九月九日重阳节登高望远的情景,以及对时光流逝、年华老去的感慨。诗中“悠悠两高峰,眇眇见落木”两句,以高山和落叶象征时间的流逝与生命的短暂,营造出一种深沉而略带哀愁的氛围。
“病馀老身倦,登楼谩伸蹜”表达了诗人身体欠佳,年事已高的疲惫感,以及登高时的随意与无奈。“兹晨有何味,酒面欲汎菊”则通过询问晨起的滋味,暗示了诗人对节日传统活动的期待与享受,同时“酒面欲汎菊”也暗含了诗人对菊花酒的喜爱。
“常年得重九,高兴必徵逐”回忆往昔重阳节的欢愉,流露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谁知懒出门,搔发鬓已秃”则是对当前懒于外出的自嘲,同时也反映了岁月不饶人的现实。“子云虽识字,君平唯卖卜”借用典故,表达了诗人对知识与命运之间关系的思考。“坐久风颇怒,新霜夜来肃”则以自然界的景象变化,象征着人生的起伏与季节的更迭。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个人情感、自然景观和社会风俗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生命、时间、自然和文化传统的深刻感悟,以及在面对人生变迁时的复杂心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