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未亡人,能甘集蓼辛。
归逢地下面,不愧嫁时身。
阁闭窥帷月,梁馀点镜尘。
杯棬诸子废,口泽自如新。
三十未亡人,能甘集蓼辛。
归逢地下面,不愧嫁时身。
阁闭窥帷月,梁馀点镜尘。
杯棬诸子废,口泽自如新。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王慎中所作的《挽黄母》。诗中通过对一位已逝女性的追忆,展现了其坚韧、自尊与对家庭的深情。诗中的“三十未亡人”暗示了这位女性在年轻时就失去了丈夫,但依然坚强地生活着。“能甘集蓼辛”则表达了她面对生活的艰辛和苦难,仍能以平和的心态接受。“归逢地下面,不愧嫁时身”两句,既是对她婚姻选择的肯定,也是对她一生无愧于自己的道德品质的赞颂。
“阁闭窥帷月,梁馀点镜尘”描绘了她去世后,家中静寂,月光透过窗户洒在空荡荡的闺房,镜子上积满了灰尘,营造出一种凄凉而又宁静的氛围。“杯棬诸子废,口泽自如新”则通过对比,强调了她虽已离世,但她的教诲和影响(“口泽”)依然在子女心中,如同新酒一般醇厚,滋养着他们的心灵。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情感的抒发,展现了对逝去母亲的深切怀念和对她高尚人格的崇高敬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