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己亥季秋至净居思大智者道场因瞻二士相三日会天大雨不得探险绝而以诗记之·其三》
《己亥季秋至净居思大智者道场因瞻二士相三日会天大雨不得探险绝而以诗记之·其三》全文
宋 / 李弥逊   形式: 古风  押[删]韵

雨华随步到天关,远目才分缭绕山。

风马不驰前景断,更于何地觅无还。

(0)
翻译
雨滴伴随着脚步到达天关,远方的视线只能分辨出缠绕的山峦。
疾驰的风马消失在前方,又将在何处寻找那不再归来的身影。
注释
雨华:雨滴。
步:脚步。
天关:边关、要塞。
远目:远望的目光。
缭绕山:环绕的山峰。
风马:形容快速移动的景象,可能指马或云烟。
前景断:视线尽头消失。
觅:寻找。
无还:不再回来。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季秋时节,前往净居思大智者道场的途中所见景象与感受。"雨华随步到天关"一句,既表现了雨水如织,伴随着行者的脚步一直延伸至天边,又隐含了一种超凡脱俗的情怀。"远目才分缭绕山"则写出了在远处眺望时,山峦仍旧被云雾环绕,不易辨识其真面目的景象。

接下来的两句,通过对比,更突显了诗人内心的感慨。"风马不驰前景断"中,“风马”指的是迅疾如风的快马,而“前景断”则意味着前方的景色被截断,这里可能暗示了一种行进中的阻碍或是自然界的变化所带来的突然转折。紧接着,"更于何地觅无还"一句,表达了诗人对于继续前行的迷茫与困惑,似乎在询问自己应该向何处寻找通往目的地的道路。

整首诗不仅展示了诗人的写景能力,更透露出一种超脱尘世、追求精神寄托的情怀。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诗人表达了一种对于远方、对于心灵所向之地的无限向往和探索。

作者介绍
李弥逊

李弥逊
朝代:宋   号:筠西翁   籍贯:吴县(今江苏苏州)   生辰:1085~1153

李弥逊(1085~1153)字似之,号筠西翁、筠溪居士、普现居士等,吴县(今江苏苏州)人。大观三年(1109)进士。高宗朝,试中书舍人,再试户部侍郎,以反对议和忤秦桧,乞归田。晚年隐连江(今属福建)西山。所作词多抒写乱世时的感慨,风格豪放,有《筠溪乐府》,存词80余首。 
猜你喜欢

题东掖山承天院

面势崔嵬插斗牛,东分一掖镇丹丘。

玉毫金相祖师会,宝帙琅函海藏流。

苍桧茂林常荫映,白莲香社共熏修。

红尘断处人难到,俗驾经年始此游。

(0)

玉簪花和希纯·其五

孤洁偏因霜露成,春花无数不知名。

秖应新沐弹冠客,要尔相宜一倍清。

(0)

王升之绝句以诗成有共赋酒熟无孤斟为韵因次其韵·其九

庭阶脱叶静,岌岌高井梧。

雁声排云去,历历心不孤。

(0)

留题真阳南山

南山地久与天长,磐石安基势永昌。

亿世皇图齐不拔,万年圣寿等无疆。

(0)

小诗并画卷奉送汾叟同年机宜奉议赴熙河幕府

画出离筵已怆神,那堪真别渭城春。

渭城柳色休相恼,西出阳关有故人。

(0)

和邓慎思未试即事杂书率用秋日同文馆为首句三首·其二

莫以多为赘,须知寸有长。

抡才何济济,顾我独凉凉。

雷雨龙皆起,江湖鱼两忘。

攀依聊假手,贤立本无方。

(0)
诗词分类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诗人
卓文君 吉鸿昌 李嘉佑 沈雁冰 惠能 来鹄 唐温如 魏征 林佩环 刘子玄 刘昚虚 李季兰 赵徵明 仲子陵 陈慥 王庭珪 刘子翬 熊禾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