才度知非又十年,扁舟急浪送前川。
逢崖指点留盘礴,下峡逡巡且醉眠。
遂有谢庄来赋月,偶邀邹衍共谈天。
娑婆世界蜻蜓水,更上层楼看晓烟。
才度知非又十年,扁舟急浪送前川。
逢崖指点留盘礴,下峡逡巡且醉眠。
遂有谢庄来赋月,偶邀邹衍共谈天。
娑婆世界蜻蜓水,更上层楼看晓烟。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何吾驺所作的《庚辰初度二首(其二)》。诗中描绘了诗人度过了十年光阴后,乘着小船在急流中前行的情景,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界的深刻感悟和对生活的独特见解。
首句“才度知非又十年”,表达了诗人对时间流逝的感慨,暗示过去的岁月已经过去,新的十年又将开始。接着,“扁舟急浪送前川”描绘了诗人乘坐小船,在汹涌的波涛中前行的画面,既体现了旅途的艰难,也象征着人生的起伏不定。
“逢崖指点留盘礴,下峡逡巡且醉眠”两句,进一步展示了诗人面对自然景观时的沉思与放松。诗人不仅欣赏山崖的壮丽景色,还选择在峡谷中暂时休息,享受大自然带来的宁静与安逸。这里既有对自然美的赞叹,也有对生活节奏的调整与反思。
“遂有谢庄来赋月,偶邀邹衍共谈天”两句,运用典故,借用了谢庄赋月的故事和邹衍谈论天象的情境,表达了诗人对文学艺术和哲学思想的追求。这不仅是对古人智慧的致敬,也是对自己精神世界的探索与追求。
最后,“娑婆世界蜻蜓水,更上层楼看晓烟”两句,以“娑婆世界”形容现实生活的复杂与多变,而“蜻蜓水”则象征着轻盈与自由。诗人希望在经历了生活的起伏后,能够站在更高的角度,以更加开阔的视野看待世界,如同清晨的烟雾般,看淡一切,保持内心的平静与清明。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对时间、自然、人生、艺术和哲学的深刻思考,以及在复杂世事中的超然态度。
维舟向天津,潮落日已晚。
燎火明渡头,大儿忽在眼。
离合岂偶然,惭愧劳往返。
骨肉保团圆,今幸遂初愿。
喜极翻成悲,相看泪如霰。
秉烛坐忘眠,却怪寒更短。
轮台束装日,先愁上雪山。
闻山积冰雪,上比登天难。
但意到日已春尽,未必冰雪不消残。
人言或太过,山灵岂终顽。
今来一千六百里,崎岖先入松门关。
是日微霰天昼晦,尖风刺面痛若刓。
关弁劝速行,迟恐雪封山。
前进后却皆迷漫,行李车薄笨,我车轻且坚。
辕驹既壮健,骖服亦调娴。
仆夫贾勇遂施鞭,二台山店饼熟茶已煎,少息养令筋力完。
从此上绝壁,仰面气生孱。
不复有径路,唯见巑岏高下坚冰相结连。
厚不知几丈尺,积不知几岁年。
左顾崖深黑无底,右盼雪拥白浮天。
中间冰滑不容趾,进寸退尺如牵逆水船。
赖有松栏曲折傍崖护,不然跌死从马日百千。
到此性命拼弃捐,啸侪呼侣众力攒。
巨鞭鞭马马人立,鲜血一道成朱殷。
马籍人力脊破蹄穿不暇顾,人助马力腰弯背屈不敢不息肩。
争鼓喉咙齐喝号,人足马足相盘旋。
更愁来车当顶压,串铃摇荡先令宽处避侧边。
一盘复一盘,盘盘上云端。红墙一角望见喜生颜。
譬若禹门到顶差一跃,跃上悠然入巨川。
又若两阵相持生死决,出死入生高唱凯歌还。
惊喜翻垂泪,坚忍尚握拳。
不是亲历那知难若此,却笑孙绰天台空赋未必全。
《上雪山》【清·史善长】轮台束装日,先愁上雪山。闻山积冰雪,上比登天难。但意到日已春尽,未必冰雪不消残。人言或太过,山灵岂终顽。今来一千六百里,崎岖先入松门关。是日微霰天昼晦,尖风刺面痛若刓。关弁劝速行,迟恐雪封山。前进后却皆迷漫,行李车薄笨,我车轻且坚。辕驹既壮健,骖服亦调娴。仆夫贾勇遂施鞭,二台山店饼熟茶已煎,少息养令筋力完。从此上绝壁,仰面气生孱。不复有径路,唯见巑岏高下坚冰相结连。厚不知几丈尺,积不知几岁年。左顾崖深黑无底,右盼雪拥白浮天。中间冰滑不容趾,进寸退尺如牵逆水船。赖有松栏曲折傍崖护,不然跌死从马日百千。到此性命拼弃捐,啸侪呼侣众力攒。巨鞭鞭马马人立,鲜血一道成朱殷。马籍人力脊破蹄穿不暇顾,人助马力腰弯背屈不敢不息肩。争鼓喉咙齐喝号,人足马足相盘旋。更愁来车当顶压,串铃摇荡先令宽处避侧边。一盘复一盘,盘盘上云端。红墙一角望见喜生颜。譬若禹门到顶差一跃,跃上悠然入巨川。又若两阵相持生死决,出死入生高唱凯歌还。惊喜翻垂泪,坚忍尚握拳。不是亲历那知难若此,却笑孙绰天台空赋未必全。
https://shici.929r.com/shici/xTfb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