嵯峨三神山,浩荡仙圣游。
金台冠绝景,玉果垂千秋。
龙伯日已侵,巨鳌幸无忧。
波涛各一隅,但见云气浮。
跂予望可及,隐约清浅流。
大帆交问津,长风辄回舟。
不怨道路邅,所悲到无由。
世主自甘心,仙者非有求。
嵯峨三神山,浩荡仙圣游。
金台冠绝景,玉果垂千秋。
龙伯日已侵,巨鳌幸无忧。
波涛各一隅,但见云气浮。
跂予望可及,隐约清浅流。
大帆交问津,长风辄回舟。
不怨道路邅,所悲到无由。
世主自甘心,仙者非有求。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仙境般的景象,充满了对超凡脱俗生活的向往与追求。诗人以“嵯峨三神山”开篇,将读者带入一个神秘而遥远的世界,仙圣在此游历,金台耸立,玉果长存,展现出一种永恒与超然之美。
接着,“龙伯日已侵,巨鳌幸无忧”,通过自然界的变迁,暗示时间的流逝,但又强调了巨鳌的无忧无虑,象征着超脱尘世的宁静与自由。波涛虽在不同之处起伏,但云气却在天空中自由飘浮,象征着心灵的广阔与自由。
“跂予望可及,隐约清浅流”,表达了诗人对仙境的渴望与向往,即使只能隐约看见清浅的水流,也足以激发内心的憧憬。大帆在海上问津,长风却时常使船回航,这既是对追求过程中的困难与挑战的描述,也是对理想与现实之间距离的思考。
最后,“不怨道路邅,所悲到无由。世主自甘心,仙者非有求。”诗人表达了对追求之路的坚韧与对理想的执着,同时也反思了世俗与超凡之间的区别,指出世间的主宰往往满足于现状,而真正的仙人则无需刻意追求。整首诗在描绘仙境的同时,也蕴含了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
犹忆尚书履,今皇慰老成。
拂衣辞白下,挥手谢苍生。
略尽人间事,仍探物外情。
著书穷小酉,呼酒颂长庚。
海内安车望,丘中却杖行。
风回万壑啸,月并五湖明。
绛县能推甲,中郎旧与名。
云霞留物色,天地任军声。
玉案惭难报,金丹计已成。
却凭青鸟使,为我问蓬瀛。
灵鹫名藩驻,神龙法藏蟠。
绛河潆井干,朱网罥天门。
象外仙都广,寰中欲界尊。
下方自风雨,绝顶半乾坤。
眺拥千家出,歌迎万铎喧。
驱车燕使者,题壁赵王孙。
水合卢奴树,云冥鼓子村。
语来心已净,不必问销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