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次宋省斋木犀·其二》
《次宋省斋木犀·其二》全文
宋 / 杨公远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齐]韵

颢气清如许,全钟在木犀。

碎金羞色浅,片脑愧香低。

根析蟾宫种,诗吟茧纸题。

折来供鼻观,何用上天梯。

(0)
翻译
天空如此清澈,仿佛所有的精华都凝聚在木犀花上。
木犀花的香气淡雅,如同碎金般羞涩,香味低沉而内敛。
它的种子来自月宫般的神秘,诗人们在丝质般的茧纸上题写赞美。
只需欣赏它的芬芳,无需攀登天梯去追求,这就是它给予我们的礼物。
注释
颢气:清朗的天空。
全钟:全部精华。
木犀:木犀花。
碎金:比喻木犀花的香气。
羞色浅:香气淡雅。
片脑:形容香气。
愧香低:香气低沉。
根析:根源于。
蟾宫:传说中的月亮宫殿。
种:种子。
茧纸:古代用于书写的丝质纸张。
鼻观:嗅觉享受。
何用:何必。
上天梯:比喻追求高远的目标。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香草图景。开篇“颢气清如许,全钟在木犀”,以“颢气”形容木犀花的芬芳气息,既清新又浓烈,以“全钟”则强调了这种香气的充沛和完整,好像一口钟一样。紧接着,“碎金羞色浅,片脑愧香低”,这里借用“碎金”来比喻木犀花瓣的黄色,其颜色之淡雅如同金粉散落,而“片脑愧香低”则表达了诗人对这份香气的赞赏与自谆,好像自己不够资格去品味这样的美好。

在下一句,“根析蟾宫种,诗吟茧纸题”,诗人将木犀的生长环境(“根析”)比作仙境般的蟾宫,而自己的诗歌则是在用粗糙的茧纸来记录这份美丽。最后两句,“折来供鼻观,何用上天梯”,诗人不仅想要将木犀折下,作为供奉鼻间欣赏的香料,更是表达了即使有通往天界的梯子,也不需要去追求更高的境界,因为眼前的美已经足够令人满意。

整首诗语言细腻,意象丰富,不仅展现了木犀花的美丽,而且通过对比和排比手法,表达了诗人对于自然之美的赞赏以及个人情感的抒发。

作者介绍

杨公远
朝代:宋

杨公远(一二二七~?)(生年据本集卷上《生朝(己巳)》“初度今朝四二年”、卷下《初度(丙戌)》“今朝六十从头起”推定),字叔明,号野趣居士,歙(今安徽歙县)人。善诗工画。终生未仕,以诗画游士大夫间。有《野趣有声画》二卷。事见本集卷首宋吴龙翰序、卷末方回跋,《元书》卷八九《方回传》附。 杨公远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为底本(校以清刻本,无异文)。
猜你喜欢

送一溪公巡抚河南

名家风节重乔林,杖越翩翩汴水浔。

台北几年□夙望,河南今日惠重临。

豺狼屏迹犹行部,花鸟乘春不废吟。

有诏元戎早归国,相将九域霈商霖。

(0)

翁字韵四首一首原韵谢唐铁翁惠碧桃二首赠别桂阳范伯宁三首美铁翁四首病中自广·其三

卧治韶阳钁铄翁,别来春色满南中。

庆馀玉树连枝秀,籍许金闺奕叶通。

小技雕虫惊自斲,大方家法让谁工。

新诗首首堪传颂,媲美还将列正风。

(0)

代诸弟作·其一

凤冈西望接盘龙,十里峰回有路通。

春入草堂人自好,袂联香径客初逢。

侵眸饼出松花细,到口杯忘竹叶浓。

池上别君今几日,垂杨不断舞东风。

(0)

昔年归卧江左新安汪惟一惠我五湖长印不出者再稔岁矣庚寅春永嘉林逸民仍刻以惠我不五日许放归一绝志喜即题扇赠之

一竿当日钓菰芦,蓑底名衔长五湖。

却被鸱夷生夺去,劳君仍与旧鱼符。

(0)

谢宜兴令惠新茶·其一

宜兴紫笋未成枪,团作冰芽一寸方。

白绢斜封亲拣送,可知犹带令君香。

(0)

余以秋月履任有闽人孙司狱者廉慈着狴犴间不久迁广东幕僚憔悴不自得濒行搏颡乞言悯之为赋二绝句·其一

微官远道不须论,过里先高驷马门。

非关狱吏生来贵,为是于家有子孙。

(0)
诗词分类
高中必背 秋天 菊花 梅花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诗人
汪懋麟 崔致远 蔡松年 吴存 徐釚 傅察 龚翔麟 张乔 魏学洢 李若水 张伯端 徐玑 裘万顷 柳亚子 叶恭绰 胡曾 朱庆馀 赵师秀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