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次韵送徐伯廉归南陵》
《次韵送徐伯廉归南陵》全文
明 / 释宗泐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东]韵

把酒城南道,离怀去住同。

鸟啼红树里,人出翠微中。

山雨添秋色,溪云度晚风。

倚楼相忆处,明月各西东。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送别友人的场景,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传达了离别的哀愁与对未来的思念。首联“把酒城南道,离怀去住同”点明了送别的地点和氛围,酒在古代常被用来寄托离愁别绪,城南道上,两人的心境仿佛融为一体,都充满了离别的感伤。

颔联“鸟啼红树里,人出翠微中”运用了动静结合的手法,红树里的鸟鸣声与走出翠微的人形成对比,既展现了自然界的生机勃勃,也暗示了人物内心的复杂情感。红树与翠微分别代表了色彩的鲜明与层次的丰富,象征着生命的不同阶段和情感的深浅。

颈联“山雨添秋色,溪云度晚风”进一步渲染了离别时的环境,山雨使得秋天的景色更加丰富,溪云则随着晚风飘荡,这些自然景象不仅增添了画面的动态美,也暗喻了时间的流逝和离别的无奈。

尾联“倚楼相忆处,明月各西东”将情感推向高潮,倚楼远望,明月当空,但二人却身处东西,表达了深深的思念之情。这里的“明月”既是自然景观的描绘,也是情感寄托的象征,它照亮了夜晚,也照亮了诗人的心,同时也暗示了分离后的孤独与期待重逢的心情。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细腻的情感表达,展现了送别时的复杂心情,既有对友情的珍视,也有对未来的憧憬和对现实的无奈,是明代送别诗中的佳作。

作者介绍

释宗泐
朝代:明

(1317—1391)明僧。浙江临海人,俗姓周,字季潭,名所居室为全室。洪武中诏致有学行高僧,首应诏至,奏对称旨。诏笺释《心经》、《金刚经》、《楞伽》,曾奉使西域。深究胡惟庸案时,曾遭株连,太祖命免死。后在江浦石佛寺圆寂。有《全室集》。
猜你喜欢

和新市杂咏·其四

杯行火急正相催,一醉难酬一笑开。

夜静酒阑清不奈,好风吹月入樽来。

(0)

和巧松·其一

肯将生意待春回,尺寸灵根破雪栽。

爱护成阴十年后,漫山彷佛鲁祖来。

(0)

游临平乾洞水洞

两洞深如许,神龙此奠居。

山空仙去久,路崄客来疏。

风雨千崖暗,云烟四壁虚。

自揩岩石藓,闲把姓名书。

(0)

乌石驿

落日衔山乌石堠,淡烟笼月白茅坪。

乍离城市虽萧索,喜是还家第一程。

(0)

偶成

青云得志士,颐指快所欲。

万事付杯酒,粉黛贮金屋。

嗟我骨相穷,不受富贵逐。

嗜欲人所同,有时未免俗。

青奴颇专房,高卧擎老足。

黄妳最如意,开卷醒困目。

暖寒命脚婆,冻衾转旸谷。

开樽唤汤妇,新醅温酃渌。

始得此四人,明珠不计斛。

呼之即来前,相娱不相触。

时人皆笑之,画饼岂充腹。

我亦翻自笑,竹窗听戛玉。

(0)

小水寺

披雾入野寺,寒林响西风。

谁遣僧出迎,山鸟为我通。

染衣松露香,照眼岩花红。

聊此息尘虑,归骑毋匆匆。

(0)
诗词分类
幼儿必背 小学必背 初中必背 高中必背 秋天 菊花 梅花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诗人
班昭 刘恒 刘秀 甄氏 祢衡 刘启 邹阳 班彪 路温舒 戴圣 向秀 鸠摩罗什 左丘明 韩非 庄周 李耳 荀子 李斯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