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清明》
《清明》全文
宋 / 黄庭坚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佳节清明桃李笑,野田荒冢只生愁。

雷惊天地龙蛇蛰,雨足郊原草木柔。

人乞祭余骄妾妇,士甘焚死不公侯。

贤愚千载知谁是,满眼蓬蒿共一丘。

(0)
注释
桃李笑:用拟人手法形容盛开的桃、李花。
蛰:动物冬眠。
人乞祭(jì)余骄妾妇,士甘焚死不公侯。
蓬蒿:杂草。
丘:指坟墓。
翻译
清明时节,桃红李白,含笑盛开。田野上那些长满杂草的坟墓令人感到凄凉。
春雷滚滚,惊醒了冬眠中的龙蛇百虫;春雨充沛,滋润郊野旷原,使草木变得青绿柔美。
古有齐人出入坟墓间乞讨祭食以向妻妾夸耀,也有介子推拒做官而被大火烧死。
不管是贤者还是平庸之辈,千年之后又有谁知道呢?最后留在世间的只不过是满目乱蓬的野草而已。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黄庭坚的《清明》,以清明时节为背景,描绘了春天的景象和人们对生死的感慨。首句“佳节清明桃李笑”,通过桃花李花盛开的场景,传达出节日的喜庆气氛。然而,第二句“野田荒垄只生愁”则转向哀思,暗示着坟墓边的荒凉和人们的哀愁。

第三句“雷惊天地龙蛇蛰”,形象地描述了春雷唤醒万物的情景,但同时也暗含着对生死轮回的思考。第四句“雨足郊原草木柔”进一步描绘雨后的生机,与前文的哀愁形成对比。

接下来两句“人乞祭馀骄妾妇,士甘焚死不公侯”引用典故,前者讽刺了贪婪之人,后者赞扬了坚守道义的人。最后,“贤愚千载知谁是,满眼蓬蒿共一丘”表达了诗人对于贤愚难辨、人生无常的深刻感慨,以满目荒草的形象收束全诗,寓意无论身份高低,最终都将归于尘土,同埋于蓬蒿之下。

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深沉,既有春天的生机,又有对生死的哲理思考,体现了黄庭坚诗歌的鲜明个性和深厚的文化内涵。

作者介绍
黄庭坚

黄庭坚
朝代:宋   字:鲁直   号:山谷道人   籍贯:洪州分宁(今江西省九江市修水县)   生辰:1045.8.9-1105.5.24

黄庭坚(1045.8.9-1105.5.24),字鲁直,号山谷道人,晚号涪翁,洪州分宁(今江西省九江市修水县)人,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为盛极一时的江西诗派开山之祖,与杜甫、陈师道和陈与义素有“一祖三宗”(黄庭坚为其中一宗)之称。与张耒、晁补之、秦观都游学于苏轼门下,合称为“苏门四学士”。生前与苏轼齐名,世称“苏黄”。著有《山谷词》,且黄庭坚书法亦能独树一格,为“宋四家”之一。
猜你喜欢

满江红.所租艇名满江红,即以此调赋之

小小红船,恰好是、吴江平底。

早倚作、风波同命,水云知己。

但得南人如使马,不愁西子难随蠡。

到中流、篷背响诗声,鸥飞起。高七尺,伸腰抵。

宽五尺,摩肩挤。算最堪惊者,四边无地。

白月一床渔器具,青山六代侬行李。

快撑开、蠡壳两旁窗,山来矣。

(0)

鹧鸪天·其二

飞鸟行人路不分。樵歌更在上头闻。

替秋增色惟红叶,与世相忘只白云。

鞍月样,剑星文。少年骄马向斜曛。

何如结个山中屋,枯坐蒲团埽叶焚。

(0)

杨柳枝·其三

火出心空树半残。尚垂青妩绾征鞍。

紫骝嘶过花间去,错怨娇黄不耐攀。

(0)

丑奴儿·其四

一春闲却看花眼,黛锁眉峰。倚断珠栊。

不信屏山有万重。如今春去反惆怅,枉赋惊鸿。

舞罢回风。莫揾霞绡泣落虹。

(0)

鹧鸪天·其三

纨素尘昏泪墨乾。袖中书字已三年。

凭阑枉送伤春目,满路风花不耐看。

归信断,见时难。卷衣深坐拊琴叹。

销魂又到黄昏后,一尺帘波漾暮寒。

(0)

锯解令·其二

海棠娇靥殢春红,剪绛蜡、宵沉睡浅。

碧城青雀不飞回,尽泫断、恨眉醉眼。曲阑凭晚。

凄绝秦筝雁短。

霞笺缄泪寄相思,莫絮问、认巢语燕。

(0)
诗词分类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诗人
王绂 赵孟頫 杜牧 黄遵宪 曹植 魏了翁 王禹偁 薛蕙 洪适 王之道 文天祥 林朝崧 李俊民 史浩 姚鼐 罗洪先 贺铸 周必大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