侵晓牵牛敛,薄暮黄葵掩。
惟有鸡冠,粗茎巨萼,十分浓艳。
正凉风、木叶渐雕寒,越花枝招飐。
不信秋容澹,尽日看不厌。
看到夜深,西墙月落,流萤低闪。
又雄鸡、昂首一齐鸣,报五更三点。
侵晓牵牛敛,薄暮黄葵掩。
惟有鸡冠,粗茎巨萼,十分浓艳。
正凉风、木叶渐雕寒,越花枝招飐。
不信秋容澹,尽日看不厌。
看到夜深,西墙月落,流萤低闪。
又雄鸡、昂首一齐鸣,报五更三点。
此诗描绘了一幅清晨至深夜的自然景象,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季节变换中的自然之美。诗人通过“侵晓牵牛敛,薄暮黄葵掩”两句,巧妙地勾勒出一天之始与末的场景,牵牛花在晨光中收敛,黄葵在黄昏时隐匿,形象生动地展示了时间的流逝。
“惟有鸡冠,粗茎巨萼,十分浓艳。”一句独写鸡冠花,以其独特的形态和鲜艳的颜色,成为画面中的亮点。鸡冠花的粗壮茎干与巨大的花萼形成对比,突出了其浓艳的色彩,为读者展现了一种生命力十足的美。
“正凉风、木叶渐雕寒,越花枝招飐。”描述了秋季的凉风和逐渐凋零的树叶,以及随风摇曳的花朵,营造出一种淡淡的秋意。这里的“越花枝招飐”可能是指某种特定的花,其随风摇摆的姿态,增添了画面的动态感。
“不信秋容澹,尽日看不厌。”表达了诗人对秋天景色的喜爱之情,即使在一天中不断变化的秋色中,也难以满足对美的欣赏,体现了对自然之美的深深着迷。
最后,“看到夜深,西墙月落,流萤低闪。”将视角转向夜晚,描绘了月亮落下后,萤火虫在夜空中低飞闪烁的景象,为整个画面增添了一抹神秘而宁静的氛围。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观察和丰富的想象,展现了从清晨到夜晚的自然变迁,以及诗人对这一过程的深切感受,既富有诗意又充满生活气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