朔风萧骚霜正浓,追随雁影来城东。
楼阁宝门八字启,一超径入青莲宫。
老师槌拂活泼泼,临机一喝开盲聋。
舌根拖地无死句,何曾一字粘虚空。
管带忘怀闻妙义,豁然暗与吾道通。
诸方善人忽聚散,黄昏方打斋时钟。
明极堂前吞个枣,画灰炉畔捉条龙。
须臾八万四千偈,尽在蒲团默坐中。
朔风萧骚霜正浓,追随雁影来城东。
楼阁宝门八字启,一超径入青莲宫。
老师槌拂活泼泼,临机一喝开盲聋。
舌根拖地无死句,何曾一字粘虚空。
管带忘怀闻妙义,豁然暗与吾道通。
诸方善人忽聚散,黄昏方打斋时钟。
明极堂前吞个枣,画灰炉畔捉条龙。
须臾八万四千偈,尽在蒲团默坐中。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弟子在师父的庵堂中修行的场景。朔风萧骚,霜正浓,是深秋或冬天的冷清气氛,雁影来城东,则是季节迁徙的迹象。楼阁宝门八字启,一超径入青莲宫,可能是指进入寺庙中的一个精妙之地。
老师槌拂活泼泼,临机一喝开盲聋,形容师父在打坐修行时的专注与威严,以及他对弟子的指导。舌根拖地无死句,何曾一字粘虚空,是说师父的教诲如同地久年华,不会随风而逝。
管带忘怀闻妙义,豁然暗与吾道通,表达了听从师父教导后,对佛法的理解和内心的顿悟。诸方善人忽聚散,黄昏方打斋时钟,则是描绘了一群修行者们在日落时分聚会的情景。
明极堂前吞个枣,画灰炉畔捉条龙,是诗人在修行场所内外的活动。须臾八万四千偈,尽在蒲团默坐中,则是说在短暂的时间里,通过打坐可以领悟到佛经中的无量偈颂。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环境和寺庙生活的描写,以及师徒间的对话与修行的情景,展现了中国古代僧侣的禅修生活和他们对于佛法的追求。
平生看月无今宵,一亭危在山之椒。
下瞰扬澜连左蠡,白琉璃地覆鲛绡。
欲披锦袍搥鼓过,世无贺老谁相和。
屈原憔悴湘水滨,夷齐自守西山饿。
且来登高望明月,拂拂霜风濯烦热。
身心都在清凉宫,一点无尘光皎洁。
与君同游执君手,况逢令节当重九。
不忧短发还吹帽,头上有巾先漉酒。
饮醇酒,望明月。我归姑孰溪,君赴黄金阙。
明年此会知谁健,细看茱萸莫轻别。
与君六年别,愁见云开露明月。
樽中有酒虽独倾,万古情怀共谁说。
思君弹瑶琴,琴声为君咽。
孤鸿高飞不可攀,北风一送何时还。
欲问鲤鱼更难得,江头白浪高于山。
天书彼此绝,令人肠百结。
昨日闻君来,我心如凿龙门开。
拂拭囊中白玉璞,请君辨之为磨琢。
感君酬价过南山,即见名声摇海岳。
烹羊买酒邀吴姬,今朝会合明朝离。
莫嗟两鬓白雪满,请看舞袖红云飞。
云飞酒阑君遂起,篙子催行趁潮水。
君行汲汲过西山,手植松篁春正美。
我亦归青山,白云相伴闲。
若驾鸾凰赴瑶阙,先到临川与君别。
蜻蜓点水蝶扑花,螳螂捕蝉蜂趁衙。
营营青蝇争腐糁,趯趯阜螽沿草芽。
馀生骨朽不复得,雍子笔老谁能加。
卷开却掩恐飞去,绨袭爱护行随车。
况君才力日清敏,胡不放手为龙蛇。
龙蛇逼真看腾跃,出入天地藏烟霞。
伊君头戴星文冠,遨游五岳何时还。
结茅却在潜山里,闭息自养丹田丹。
闻说年龄七十九,发如鸦青亦稀有。
生平读尽道藏书,寓兴成诗仅千首。
清风生我太古弦,弹罢时倾一壶酒。
门前手植数本松,看尔凌云比予寿。
高奔日月瞻玉京,阴气鍊尽阳气成。
行闻北帝呼六丁,紫书下诏鸾凤迎。
潜山空留千载名,白云不断溪长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