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而不有,空而不无。坐寒床下板,步转劫前壶。
返色光初发,知音德不孤。
流长信是盈科水,盘走端如受影珠。
妙而不有,空而不无。坐寒床下板,步转劫前壶。
返色光初发,知音德不孤。
流长信是盈科水,盘走端如受影珠。
这首诗以禅宗的视角描绘了一幅静谧而深邃的画面。"妙而不有,空而不无",传达出一种微妙而无形的智慧,既有存在感又超越世俗的存在。"坐寒床下板,步转劫前壶",通过日常生活的细节,表现禅者的清贫和对时间流转的超然态度。"返色光初发,知音德不孤",暗示了禅修者内心的光明与美德,即使在寂静中也不孤单。
"流长信是盈科水,盘走端如受影珠",进一步运用比喻,将修行者的内心比作流水,虽长流不断但每一步都谨慎如盈科之水,盘旋行走则如影随形的明珠,形象地展示了禅者内心的平静与坚定。
整体而言,此诗以简洁的语言和生动的意象,展现了禅者的内在世界和修行境界,体现了宋代禅宗诗的特色,即寓哲理于日常生活之中。
寻胜权舆自天姥,芒鞋踏遍春山雨。
要得山如磊落人,纷纷拳石何足数。
忽逢一柱插天寒,形貌最尊疑父祖。
群峰往往皆儿孙,环列膝前仍俯伛。
我忧穹昊欲撑柱,莫笑杞人心独苦。
伊谁有力能致之,大庇苍生使安堵。
兴来走上烽火山,著足不定秋风寒。
四边黄茅滑如雨,低头一看毛发竖。
几年要到紫菜乡,大练小练并东墙。
如今一时在眼傍,白云浮水天茫茫。
酒阑更欲吊虎屋,无端日脚相催促。
一奴魋髻一跛足,逐我下山如野鹿。
祖席歌云散,春风助马飞。
到京三月尽,为客几时归。
雨驿梨花瘦,烟村荻笋肥。
倚门有慈母,莫负老莱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