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丙寅十月二十二日孟坚理旧箧见纯老送行诗有见及语因次其韵三首·其二》
《丙寅十月二十二日孟坚理旧箧见纯老送行诗有见及语因次其韵三首·其二》全文
宋 / 李光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侵]韵

衣冠双阙远,烟瘴百蛮深。

不记朝天路,难忘拱极心。

任从生死病,莫问去来今。

身似孤云远,闲飞不作霖。

(0)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李光所作的《丙寅十月二十二日孟坚理旧箧见纯老送行诗有见及语因次其韵三首(其二)》中的第二首。诗中描绘了诗人对过去官场生涯的回忆与反思,以及对未来的淡然态度。

首句“衣冠双阙远”,诗人以“衣冠”象征自己的官场身份,而“双阙”则是皇宫的代称,暗示自己远离了曾经熟悉的权力中心。“烟瘴百蛮深”则进一步描绘了远离京城后,所处环境的偏远和险恶,暗含对官场复杂环境的感慨。

“不记朝天路,难忘拱极心”两句,表达了诗人虽然已经离开官场,但对曾经的权力中心仍怀有深深的怀念,同时也流露出对权力的复杂情感——既难以忘怀,又不再眷恋。

“任从生死病,莫问去来今”则展现了诗人对生死、疾病、时间的超然态度,表现出一种豁达的人生观,即无论外界如何变化,个人都应保持内心的平静与自由。

最后,“身似孤云远,闲飞不作霖”以“孤云”自比,形象地描绘出诗人如同飘浮在天空中的孤云,自由自在,不为世俗所累,也不强求任何结果,就像云朵悠闲地飘过,不会刻意化作雨水滋润大地。这反映了诗人对自由生活的向往和对功利世界的超越。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生动的比喻和深刻的哲思,展现了诗人对过往官场生涯的回顾与反思,以及对自由、超脱生活态度的追求。

作者介绍
李光

李光
朝代:宋   字:泰发   号:转物老人   籍贯:越州上虞(今浙江上虞东南)   生辰:1078年12月16日[1

李光(1078年12月16日[1] —1159年4月22日),字泰发,一作字泰定,号转物老人。越州上虞(今浙江上虞东南)人。南宋名臣、文学家、词人,南宋四名臣之一,唐汝阳王李琎之后。徽宗崇宁五年(1106年)进士,调知开化县,移知常熟县。累官至参知政事,因与秦桧不合,出知绍兴府,改提举洞霄宫。绍兴十一年(1141年),贬藤州安置,后更贬至昌化军。秦桧死,内迁郴州。绍兴二十八年(1158年),复左朝奉大夫。绍兴二十九年(1159年),致仕,行至江州卒,年八十二。宋孝宗即位后,赠资政殿学士,赐谥庄简。有前后
猜你喜欢

曲玉管.当年

靧面为容,簸钱学戏,当年彷佛应呼弟。

便到韶华两八,不解嫌疑。镇相依。

花浪栏边,蝉纱帘内,香怀贴抱梳新髻。

双觑菱花,曾将一笑酬之。忍轻离。

此后堪悲,奈一旦、画舠南北,但闻鸿便传言,遥知已定婚期。

泪沾衣。悔当年两小,玉台曾未结红丝。

到今日重逢,瞥地凝思。

(0)

玲珑四犯.调粉饵饲金鱼

妾处多言,郎前传语,金笼怪伊饶舌。

减些鹦鹉料,施与文鱼食。粉香贮来银钵。

一星星、漫投银鲫。

倚槛吟沉,临波目注,细看他嘘沫。盆池内玲珑石。

料鱼应乐此,曲房幽室。更因亲饲惯,佩响都争集。

戏投偌大双红豆,间哄着、寸鳞空齧。但听得。

鹦哥正、骂侬心劣。

(0)

三姝媚.旅梦

花宫清磬杳。听城头一派,角声悲绕。

晚来清味,只秋窗无火,暗萤相照。

解带将眠,刚月色、瞳眬来到。

千里江关,十年心事,相思多少。

恍在旧家庭馆,见朱幌微垂,绿窗初晓。

惊伊消瘦,把别时踪迹,向侬都告。

旅泊频年,和梦也、分明知道。

莫是相逢无几,依然去了。

(0)

阮郎归.春晓

灵扉谁焉捲仙旌。霞光透月棂。几回欲去又消停。

朝寒不自胜。明镜启,晓篝轻。宫香分外清。

依微花气满云屏。春禽无数声。

(0)

浣溪沙.客中小寒食作

客里佳辰祇自怜。白榆初改汉宫烟。

覆堤柳色正三眠。

芳树乍闻花气息,小楼几见月团圆。

教人无奈暮春天。

(0)

点绛唇.夏日闺情

小院无人,罗窗玉枕清如水。鬓横钗坠。

汗透酥胸腻。疏雨凄风,翠竹琅玕碎。俄惊起。

定晴斜睨。寂寂帘垂地。

(0)
诗词分类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诗人
李云龙 释慧空 陆文圭 杨巍 叶茵 陈匪石 牟巘 华岳 何绛 王缜 释宗泐 蓝智 区元晋 王廷陈 林熙春 王汝玉 吴妍因 胡仲弓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