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百叶梅》
《百叶梅》全文
宋 / 李廌   形式: 古风

寒香本已清,真色初既好。

谁私化工力,增缀愈妍巧。

繁葩贮春意,幽姿照青昊。

独无和羹实,终应愧其表。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bǎiméi
sòng / zhì

hánxiāngběnqīngzhēnchūhǎo

shuíhuàgōngzēngzhuìyánqiǎo

fánzhùchūnyōu姿zhàoqīnghào

gēngshízhōngchénkuìbiǎo

翻译
寒香本已清新脱俗,它的真实色彩本就美妙。
是谁私下里施展了奇妙的工艺,让它更加娇艳动人。
繁花中蕴含着春天的气息,它优美的姿态映照着青天之上。
但它缺少实质的贡献,只凭外表,终究会感到惭愧。
注释
寒香:寒冷中的香气。
清:清新。
真色:本来的颜色。
既:已经。
私:暗中。
工力:技艺或巧妙的努力。
增缀:增添装饰。
愈:更加。
妍巧:美丽而巧妙。
繁葩:繁多的花朵。
春意:春天的意境。
幽姿:幽雅的姿态。
青昊:青天。
和羹:比喻贡献或实质内容。
实:实质。
愧:感到惭愧。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植物的美丽,开头两句“寒香本已清,真色初既好”表达了这种植物在寒冷中散发出纯净的香气,其颜色也呈现出自然而鲜明的状态。第三句“谁私化工力,增缀愈妍巧”则是说没有人为的雕琢和装饰,它本身就已经非常美妙。

第四句“繁葩贮春意,幽姿照青昊”形容这种植物充满了春天的气息,即使在隐秘之处,其优雅的姿态也能映照出清澈的蓝天。最后两句“独无和羹实,终应愧其表”则是说这种植物虽然没有实际的果实,但它仍然应该为自己的外表感到骄傲。

诗中通过对比和形象的描写,展现了作者对于自然美景的欣赏和赞美,同时也透露出一种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超然情怀。

作者介绍
李廌

李廌
朝代:宋   字:方叔   号:德隅斋   籍贯:华州(今陕西华县)   生辰:zhì)(1059-1109

李廌(zhì)(1059-1109) 北宋文学家。字方叔,号德隅斋,又号齐南先生、太华逸民。汉族,华州(今陕西华县)人。6岁而孤,能发奋自学。少以文为苏轼所知,誉之为有“万人敌”之才。由此成为“苏门六君子”之一。中年应举落第,绝意仕进,定居长社(今河南长葛县),直至去世。文章喜论古今治乱,辨而中理。 
猜你喜欢

台湾杂咏·其四

药溪流水碧差差,不拟天寒出浴迟。

卒岁无衣双赤膊,负暄岩下曝孙儿。

(0)

咏梅八首和贡觉原韵·其二

破腊东风茁玉英,蹇驴踏雪板桥行。

美人有约春初信,隐士如传空谷声。

耐冷未妨登绝壁,闻香疑是隔前程。

折花未必调羹用,也慰空山解渴情。

(0)

台湾竹枝词

一剑霜寒二十秋,大王风急送归舟。

雄心尚有潭边树,夜夜龙光射斗牛。

(0)

球屿晓霞

东洋砥柱号琉球,成绮朝霞灿小洲。

光照赤山祥气蔚,红蒸丹港锦文浮。

扶桑日出含精射,沧海云生擘絮收。

熳烂烟波缥缈际,澄台占史一迎眸。

(0)

秋物十咏

回顾苍茫日影沈,者番酝酿是秋阴。

村容黯淡看难辨,山意模糊望转深。

未遇云霓谁诈雨,若逢雷电定为霖。

来朝天挂羲和驭,照耀黄花满地金。

(0)

丙戌偕徐仞千陈梧冈两同年来京会试徐捷得工部陈考得中书余已入彀因对策伤时被放二君强欲留余在京过夏书此谢之

工部原诗客,中书号舍人。

来时同襆被,归路自风尘。

台阁花如锦,关河柳不春。

不如归去好,傲骨自嶙峋。

(0)
诗词分类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诗人
宋濂 吴伟业 晁冲之 李昴英 蒋春霖 霍韬 田锡 谭处端 刘黻 贾似道 文廷式 程垓 林旭 舒亶 张九龄 真德秀 纪昀 范浚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