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斑竹杖》
《斑竹杖》全文
明 / 林廷玉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元]韵

八尺筇身少带根,常扶野老出山村。

却怜楚玉新裁制,犹染湘姬旧泪痕。

天禄藜然烟已息,葛陂龙化迹空存。

杨羲梦断无消息,九节人间恐漫论。

(0)
鉴赏

这首《斑竹杖》以竹杖为载体,描绘了其独特的历史与文化意蕴。开篇“八尺筇身少带根”,以“筇”字点明竹杖的材质,八尺之长,形象地展现了竹杖的长度与分量。接着,“常扶野老出山村”,通过“野老”的形象,赋予竹杖以生活化的使用场景,展现出它在日常生活中为老人提供便利的功能。

“却怜楚玉新裁制,犹染湘姬旧泪痕”,这两句运用了楚玉和湘姬的典故,增添了竹杖的历史文化底蕴。楚玉象征着竹杖的精致与高雅,而湘姬的泪痕则暗示了竹杖背后可能承载的故事与情感,使得竹杖不仅仅是一件实用的物品,更成为了一种具有情感寄托的文化符号。

“天禄藜然烟已息,葛陂龙化迹空存”,这两句进一步深化了竹杖的象征意义。天禄与葛陂分别代表了古代神话中的神兽与龙的居所,这里的“烟已息”与“迹空存”表达了时间的流逝与事物的变迁,暗示了竹杖虽历经沧桑,但其精神与价值依然存在。

最后,“杨羲梦断无消息,九节人间恐漫论”,以杨羲的梦境作为结尾,既是对前文内容的总结,也引出了对竹杖背后故事的无限遐想。九节的竹杖,不仅是一种具体的物象,更是连接过去与现在、现实与想象的桥梁,激发人们对传统文化与历史的深思。

整体而言,《斑竹杖》通过对竹杖的细致描绘与象征性的解读,展现了其在文化和情感层面的独特价值,是一首富有深意的咏物诗。

作者介绍

林廷玉
朝代:明   号:南涧翁   生辰:1483

号南涧翁、烟霞病叟,成化十九年(1483)乡试解元,成化二十年(1484)成三甲进士,历吏科给事中、工科都给事中,因涉唐寅考场舞弊案,被贬海州判官,弘治十六年(1503)升任湖南茶陵知州,倡建洣江书院,聚生徒讲解儒家经典,风雨无阻,寒署不辍。正德十三年(1518)八月,福州士兵因索饷哗变,因士兵怨左布政使 伍符裁省月粮。廷玉与副使高文达出面劝解得缓。后因御史董建中劾其拗执褊刻,乞归,家居二十年,著述自娱。嘉靖十一年(1532)病逝,终年78岁。有《南涧文录》。
猜你喜欢

梦中幻成

一片閒云本住山,暂为行雨下人寰。

白云可是无心物,朝出山来暮又还。

(0)

送沙溪寓居何翔仲四首·其四

自笑衰鸿病起低,更怜落树夜乌啼。

月明好认南飞去,剩有高枝可择栖。

(0)

见李察判竹溪四首·其四

百不如人万事休,白头独欠识荆州。

相逢不觅封侯印,但问君王乞一丘。

(0)

又四閒·其四

世间万事不如山,分得心閒眼更閒。

终日看云閒不去,暮云阅尽鸟飞还。

(0)

又四閒·其一

世间万事不如山,老入山来得懒閒。

岩日三竿才睡觉,不知山外有人寰。

(0)

送分水簿领高君·其一

山泉洗耳澈琼莹,解听行碑说政声。

君到汲泉聊一歃,此泉的的似君清。

(0)
诗词分类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诗人
姜宸英 珠帘秀 高崇文 丁立诚 皇甫谧 曾允元 张巡 源乾曜 于志宁 陈瑸 诸葛恪 崔液 徐锴 高力士 欧阳衮 丁宝臣 黄宽 储大文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