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七夕泛舟二首·其一》
《七夕泛舟二首·其一》全文
唐 / 卢照邻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阳]韵

汀葭肃徂暑,江树起初凉。

水疑通织室,舟似泛仙潢。

连桡渡急响,鸣棹下浮光。

日晚菱歌唱,风烟满夕阳。

(0)
注释
汀葭:水边的芦苇丛。
徂暑:即将过去的夏天。
江树:江边的树木。
初凉:初现的凉爽。
织室:指神话中织女的居所。
泛仙潢:在神话般的河流上漂浮。
连桡:连续划桨。
桡:船桨。
渡急响:渡水时发出的急促声响。
鸣棹:敲击船桨的声音。
浮光:水面反射的光芒。
菱歌:采菱时唱的歌曲。
风烟:风中的烟雾。
夕阳:落日的余晖。
翻译
水边的芦苇在秋风中摇曳,江边的树木开始带来凉意。
水面仿佛通向织女的居所,小船好像在仙界的河上飘荡。
桨声连连渡过湍急的水面,船桨击打水面泛起闪烁的光芒。
日暮时分,菱歌响起,风烟弥漫,夕阳洒满了天际。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夏日江景的画面,通过生动的意象和清新的笔触,展现了诗人在七夕这一特定节日里的情感体验。

"汀葭肃徂暑,江树起初凉":这里“汀”指的是河堤或岸边,“葭”是一种水生植物,这两词相连使用,营造出一种静谧的水边景致。诗人通过“肃徂”的字眼传达了夏日炎热渐减的情景,而“江树起初凉”则描绘了微风拂面、树阴带来初见凉意的感觉。

"水疑通织室,舟似泛仙潢":这一句中,“水疑通织室”形象地表达了水面波光粼粼,如同穿梭在织布机间一般,这种比喻不仅强化了视觉效果,也增加了一份神秘感。接下来的“舟似泛仙潢”则让人联想到了乘坐小舟仿佛漂浮于仙境之中,既美妙又超凡脱俗。

"连桡渡急响,鸣棹下浮光":在这里,“连桡渡急响”传达了划船时桨声的急促和清晰,而“鸣棹下浮光”则是对水面光线变化的一种生动描写,给人以耳目一新的感受。

"日晚菱歌唱,风烟满夕阳":最后两句,“日晚菱歌唱”中的“菱”可能指的是一种植物,也可以理解为泛指江边的花卉。诗人在这里通过菱角之类的生物和歌声,营造出一个宁静而生机勃勃的夏日傍晚景象。而"风烟满夕阳"则是对这一时刻天气变化的一种描绘,透露出一种淡淡的忧郁和无限的情思。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细腻的自然观察和巧妙的语言运用,展示了七夕这一特定节日中的人文情怀与大自然美景的交融。

作者介绍
卢照邻

卢照邻
朝代:唐   字:升之   号:为“初唐四杰”   籍贯:幽州范阳(治今河北省涿州市)

卢照邻,初唐诗人。字升之,自号幽忧子,汉族,幽州范阳(治今河北省涿州市)人,其生卒年史无明载,卢照邻望族出身,曾为王府典签,又出任益州新都(今四川成都附近)尉,在文学上,他与王勃、杨炯、骆宾王以文词齐名,世称“王杨卢骆”,号为“初唐四杰”。有7卷本的《卢升之集》、明张燮辑注的《幽忧子集》存世。卢照邻尤工诗歌骈文,以歌行体为佳,不少佳句传颂不绝,如“得成比目何辞死,愿作鸳鸯不羡仙”等,更被后人誉为经典。 
猜你喜欢

帝京篇十首·其一

秦川雄帝宅,函谷壮皇居。

绮殿千寻起,离宫百雉馀。

连甍遥接汉,飞观迥凌虚。

云日隐层阙,风烟出绮疏。

(0)

咏怀·其五十五

洪生资制度,被服正有常。

尊卑设次序,事物齐纪纲。

容饰整颜色,磬折执圭璋。

堂上置玄酒,室中盛稻粱。

外厉贞素谈,户内灭芬芳。

放口从衷出,复说道义方。

委曲周旋仪,姿态愁我肠。

(0)

青峰诗

野人不相识,偶坐为林泉。

莫漫愁沽酒,囊中自有钱。

回瞻林下路,已在翠微间。

时见云林外,青峰一点圆。

(0)

塞上曲

弃亲来从军,谁无树功心。

激昂在将帅,赏罚贵必谌。

千金买马骨,龙媒岁三临。

将军重壮士,谁道无孟任。

师行失纪律,安能制敌侵。

不见南阳叟,七纵还七擒。

(0)

天池寺

山以云为邮,云穷山身见。

石貌呈巧心,瘦妍竞奇变。

暄凉隔下天,葛絺易柔练。

一石一狂呼,前石翻为殿。

万仞瞰畸云,倏缕倏飞片。

抚松坐枯岩,一往谢尘罥。

(0)

七夕寄宋显夫

云压高城雨散丝,万家秋气入罗帷。

巧棚七夕喧邻里,小宋明朝定有诗。

(0)
诗词分类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诗人
傅光宅 李阳冰 祝钦明 蔡延庆 顾宸 钱肃乐 李恒 武翊黄 曹著 王苏苏 余玠 胥偃 王仲舒 黎逢 陈淬 郑道传 辛替否 薛克构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