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赴官扬州与左妹夫两弟鹤儿白婿登金山坐禅房一首》
《赴官扬州与左妹夫两弟鹤儿白婿登金山坐禅房一首》全文
明 / 唐顺之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删]韵

衰颜久欲寄名山,江国征师几往还。

隔水空知恋桑梓,纡筹岂足静夷蛮。

淮天鹤唳军声壮,海戍乌栖战舸闲。

纵是维扬迎师急,道人且坐白云关。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即将前往名山避世的老者,内心充满了对故乡的深深眷恋,同时又肩负着国家的重任。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情感交织,展现了人物复杂的心境。

首句“衰颜久欲寄名山”,点明了主人公年事已高,渴望隐居山林,远离尘嚣。接着,“江国征师几往还”一句,既暗示了主人公曾多次参与国家事务,也表达了他对战争的厌倦和对和平生活的向往。

“隔水空知恋桑梓,纡筹岂足静夷蛮。”这两句通过对比,一方面表达了对家乡的深切思念,另一方面也流露出对解决边疆问题的无奈和无力感。诗人似乎在说,即使心中充满对故土的眷恋,也无法轻易地让纷扰的边疆平静下来。

“淮天鹤唳军声壮,海戍乌栖战舸闲。”这两句描绘了战场上的景象,鹤唳象征着军队的雄壮,而乌栖则暗示了战船的暂时宁静。这种对比不仅展现了战争的残酷与和平的难得,也体现了诗人对战争与和平的深刻思考。

最后,“纵是维扬迎师急,道人且坐白云关。”这句话表达了即便在紧急情况下,诗人也坚守内心的平静,选择与白云为伴,追求心灵的宁静。这不仅是对个人修为的展现,也是对当时社会动荡中保持内心平和的一种呼吁。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生动的场景刻画,展现了诗人对个人命运、国家责任以及内心世界的深刻思考,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和思想深度。

作者介绍
唐顺之

唐顺之
朝代:明   号:荆川   籍贯:武进(今属江苏常州)   生辰:公元1507~1560

唐顺之(公元1507~1560)字应德,一字义修,号荆川。汉族,武进(今属江苏常州)人。明代儒学大师、军事家、散文家,抗倭英雄。 正德二年十月初五出生在常州(武进)城内青果巷易书堂官宦之家。嘉靖八年(1529)会试第一,官翰林编修,后调兵部主事。当时倭寇屡犯沿海,唐顺之以兵部郎中督师浙江,曾亲率兵船于崇明破倭寇于海上。升右佥都御史,巡抚凤阳,1560年四月丙申(初一)日(4月25日)至通州(今南通)去世。崇祯时追谥襄文。学者称"荆川先生"。 
猜你喜欢

作势纷糅低晓烟,应时好是立春前。

因风斜拂寒犹浅,著地旋融力已绵。

祥肇芳辰披宝帖,兴浮残腊耀琼筵。

今年诗卷添颜色,叠咏银花点玉田。

(0)

云净寺

招提据东岭,龙象演西天。

为要增山景,非关种福田。

峣峰含宿润,澄宇敛秋烟。

却是初题句,乾隆己巳年。

(0)

文嘉疏花冷蕊小幅用画间题者韵四首·其一文嘉

野草閒花遍谷香,谁教冷蕊绽旃堂。

当秋乍看冰心白,破腊全欺磬口黄。

(0)

今年各省督抚奏报麦秋皆属丰收而雨赐时若大田又复可望缺雨及被雹者合计不及十馀州县欣慰之馀并示近臣

祈年靡始终,致治何难易。

幸获遇屡丰,天下遂无事。

屡丰遇实难,所以先忧思。

忧思日相寻,岁倏临十四。

今岁麦秋好,近远皆一致。

雨旸复以时,额庆叨天赐。

但虑西成遥,愿奢鲜能遂。

即使大有书,讵宜矜满志。

馀三匪易言,调六无别计。

惟此兢业怀,敬告诸有位。

(0)

离宫停跸多馀暇,每集亲臣射广场。

德可观兮因以习,武虽偃矣未宜忘。

清和节近迟行漏,杨柳风轻试浅凉。

尽有邹枚属车后,载赓催进角弓章。

(0)

金川归命实惟列祖笃祜垂庥已遵循令典遣官告祭复亲谒孝陵景陵泰陵用申忱悃以三月十三日发京师驻烟郊途中即目成咏

远服归王化,宗功实式凭。

当春严法驾,择日上先陵。

陌草青无尽,堤杨翠欲凝。

迎眸膏壤润,乾惕倍因增。

(0)
诗词分类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诗人
萧纲 吴藻 陈邦彦 李流芳 皮日休 曹彦约 沈约 李峤 何绍基 周霆震 张舜民 倪瓒 康有为 陈寅恪 李慈铭 顾贞观 司空图 唐庚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