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真方域古今传,琳馆兴从汉武年。
石作双门何突兀,山为九锁自回环。
仙人隐迹留中路,处士灵坛閟远巅。
甘洁三泉齐涌地,峥嵘一柱独擎天。
群峰缭绕更相挹,五洞萦迂暗接连。
当日高崖曾虎伏,于今深穴有龙眠。
茂林葱郁曾鸣凤,邃宇清虚每聚仙。
地贮金丹藏箬下,芝翻白鼠走岩前。
宫随劫火虽灰矣,境异尘寰尚俨然。
稍待升平名遂后,便来居此结良缘。
至真方域古今传,琳馆兴从汉武年。
石作双门何突兀,山为九锁自回环。
仙人隐迹留中路,处士灵坛閟远巅。
甘洁三泉齐涌地,峥嵘一柱独擎天。
群峰缭绕更相挹,五洞萦迂暗接连。
当日高崖曾虎伏,于今深穴有龙眠。
茂林葱郁曾鸣凤,邃宇清虚每聚仙。
地贮金丹藏箬下,芝翻白鼠走岩前。
宫随劫火虽灰矣,境异尘寰尚俨然。
稍待升平名遂后,便来居此结良缘。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李汇的作品,名为《游洞霄》。从内容来看,这是一首描写山水自然景观和仙境奇遇的诗篇。
"至真方域古今传,琳馆兴从汉武年。"
开篇即提到至真的仙境自古流传,直至汉武帝时期就已有其踪迹可寻,这里直接点出了诗人游历之地的非凡历史背景。
"石作双门何突兀,山为九锁自回环。"
接下来,诗人描绘了洞霄奇特的地理结构——坚硬的岩石形成两扇大门,而山势则宛如九道锁链,曲折回旋,这些形容增添了一份神秘与险峻。
"仙人隐迹留中路,处士灵坛閟远巅。"
诗人提及仙人在此地留下了足迹,而修行者也在高远的山巅上建立了灵坛,这里透露出诗人对道教文化和修炼之术的认同。
"甘洁三泉齐涌地,峥嵘一柱独擎天。"
接着描述的是景象——清澈的泉水汇聚而成,而山峰则如同挺拔入云的一根柱子,支撑着苍穹,这些意象既描绘了自然之美,也表达了一种超脱世俗、追求高洁的情怀。
"茂林葱郁曾鸣凤,邃宇清虚每聚仙。"
诗人继续写道,茂密的树林中曾经有凤凰栖息,而广阔的空间总是聚集着修炼成仙的人士,这里表达了对仙境生活的向往。
"地贮金丹藏箬下,芝翻白鼠走岩前。"
在诗人的笔下,这个地方不仅美丽而且充满了神秘的宝物——金丹被隐藏在地底,而灵芝则伴随着白色的老鼠在岩石之间穿梭。
"宫随劫火虽灰矣,境异尘寰尚俨然。"
接下来的几句诗中,李汇提及了某些宫殿随着时间的流逝而被毁坏,但这片仙境却依旧保持着其超凡脱俗的特质。
"稍待升平名遂后,便来居此结良缘。"
最后,诗人表达了一种愿望——在等待尘世间的战乱平息之后,他希望能够来到这个仙境定居,结下良好的因缘。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和仙境文化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于超脱尘世、追求精神寄托的深切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