怜君卧病思新橘,试摘犹酸亦未黄。
书后欲题三百颗,洞庭须待满林霜。
怜君卧病思新橘,试摘犹酸亦未黄。
书后欲题三百颗,洞庭须待满林霜。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对友人的关心和期待。开篇“怜君卧病思新橘”表达了诗人对病中的朋友的关切,新摘下的橘子犹酸未黄,似乎也寄托着诗人对友情的珍视。接下来的“试摘犹酸亦未黄”则是从味觉上描述这份关心,不急于求成果,只愿慢慢地等待时机。
“书后欲题三百颗”一句,既可理解为诗人想要在书信后面记录下这三百颗橘子的情谊,也可能是将这份情感化作文字,传达给远方的朋友。数字“三百”在中国文化中常带有整齐、完整的象征意义,这里或许暗示着诗人对友情的珍贵与完整。
最后,“洞庭须待满林霜”则是通过自然景物来表达一种等待和期待。洞庭湖边,满林的橘树在秋风中逐渐成熟,诗人似乎在说,只有当时机成熟,橘子也变黄了,我才会将这份情谊传达给你。这不仅是对自然规律的顺应,更是对友情深厚与长久等待的一种象征。
整首诗通过对橘子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朋友病中的关心和未来的期待,同时也展现了诗人细腻的情感和耐心的美德。
元子溪曰瀼,诗传到于今。
此俗良易化,不欺顾相钦。
庐山我久爱,买田山之阴。
田间有流水,清泚出山心。
山心无尘土,白石磷磷沈。
潺湲来数里,到此始澄深。
有龙不可测,岸木寒森森。
书堂构其上,隐几看云岑。
倚梧或攲枕,风月盈中襟。
或吟或冥默,或酒或鸣琴。
数十黄卷轴,圣贤谈无音。
窗前即畴囿,囿外桑麻林。
芋蔬可卒岁,绢布足衣衾。
饱煖大富贵,康宁无价金。
吾乐盖易足,名濂朝暮箴。
元子与周子,相邀风月寻。
冯冼古烈妇,翁媪国于兹。
策勋梁武后,开府隋文时。
三世更险易,一心无磷缁。
锦伞平积乱,犀渠破馀疑。
庙貌空复存,碑版漫无辞。
我欲作铭志,慰此父老思。
遗民不可问,偻句莫予欺。
犦牲菌鸡卜,我当一访之。
铜鼓壶卢笙,歌此送迎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