薄晚支颐坐,中宵枕臂眠。
一从身去国,再见日周天。
老度江南岁,春抛渭北田。
浔阳来早晚,明日是三年。
薄晚支颐坐,中宵枕臂眠。
一从身去国,再见日周天。
老度江南岁,春抛渭北田。
浔阳来早晚,明日是三年。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对时间流逝和人生变迁的感慨。诗人通过描述自己的日常生活,表达了时光飞逝、物是人非的情感。开篇“薄晚支颐坐,中宵枕臂眠”两句,写出了夜深人静时诗人的孤独与寂寞,他的生活平淡而又充满了对往昔岁月的回忆。
接着,“一从身去国,再见日周天”表达了诗人对流年无常的感慨。一转眼间便离开了故土,再次见到太阳升起和夜晚降临,时间就这样在不知不觉中过去了。这里强烈地表达了时光易逝、人生漂泊的主题。
“老度江南岁,春抛渭北田”两句,则是诗人对自己年华老去的感慨。在江南的日子一天天流失,而在渭北的春天,他依旧在耕作。这不仅是对个人生命历程的写照,也反映了古代文人对于自然界变化和个人的生命周期的深刻体悟。
最后,“浔阳来早晚,明日是三年”则预示着诗人即将迎来一个重要的时间节点——三年的纪念。浔阳可能是一个特定的地点或者事件,而“明日是三年”则指明天就是他离开某地或某个事件发生至今已满三年的日子。这不仅是对时光流逝的一种提醒,也是诗人内心对于这段时间的反思和期待。
整首诗通过平实的语言,展现了一个文人的内心世界,他对时间的感悟,对生活的体验,以及对未来的期许。这是一首充满了哲理与情感交织的诗歌。
春雨萧萧寒食天,远行犹在楚江边。
人思故国迷残照,鸟隔深花语断烟。
薄宦未能酬壮节,良时空自感流年。
因循未学陶潜兴,长见孤云倍黯然。
草长兮菲菲,越山青兮霏微。
玉在佩兮欲语,望故宫兮如归。
酒阔兮犹香,僾流光兮庭帏。
芳俎进兮兰藉,玉鳞寒兮牲肥。
灵翱兮醉只,笙嘘云兮沾衣。
鼓轻舠兮无留,月共载兮依依。
乐莫乐兮知几,哀莫哀兮别离。鹧鸪愁兮忘飞。
书生作吏从朱墨,官事纷纷何日息。
不堪雁鹜对敲朴,宁解诗书伴松竹。
太丘退食何萧然,笔研不落尘埃边。
前岁读书山水县,今年二友来通川。
料君捧诏还朝日,老盖寒梢应的皪。
此时留与后人看,要使清风继前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