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留别台中人士·其一》
《留别台中人士·其一》全文
清 / 姚莹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谊阗祖帐满城闉,挂席中流一怆神。

绝海万人争召父,全家终日托波臣。

天回暗岛舟长夜,地尽穷荒古不宾。

得失微官何足问,圣朝宵盰在生民。

(0)
鉴赏

这首诗是清代诗人姚莹所作的《留别台中人士》其一,表达了一位即将离别朋友的复杂心情。诗中描绘了送别场面的盛大与沉重,以及诗人对远方征途的忧虑和对国家百姓的深切关怀。

首句“谊阗祖帐满城闉”描绘了送别场面的热烈与隆重,祖帐即为古代送行时设置的帐篷,这里满城闉(闉yīn,古代城门两侧的土墙)表明送别的人数众多,显示出深厚的情谊。

“挂席中流一怆神”则转而描写诗人自己面对离别时内心的悲痛与感伤。挂席中流,意指在江河中挂起船帆,此处借以表达离别的场景,一个“怆”字,生动地展现了诗人离别时的哀愁与不舍。

接下来的“绝海万人争召父,全家终日托波臣”两句,运用典故,表达了诗人对远方征途的担忧。召父,原指古代的贤臣,这里借指远行之人;波臣,泛指海上航行的人员。这两句通过对比,既展现了远行者的勇敢与决心,也隐含了对他们的安全与命运的关切。

“天回暗岛舟长夜,地尽穷荒古不宾”描绘了旅途中的艰难与遥远,天回暗岛象征着夜晚的漫长与未知,地尽穷荒则表现了路途的遥远与荒凉。这两句不仅描绘了自然环境的险恶,也暗示了诗人对友人旅途艰辛的担忧。

最后,“得失微官何足问,圣朝宵盰在生民”表达了诗人对个人得失的淡然态度,以及对国家和百姓的深切关怀。圣朝宵目(宵目xiāo lù,夜晚的景象),意味着诗人关注的是国家的安宁与百姓的福祉,而非个人的荣辱得失。

整首诗情感丰富,既有对离别时刻的深情回忆,也有对远方友人旅途的深切关怀,更体现了诗人对国家和人民的深厚情感,展现出一位爱国志士的高尚情怀。

作者介绍

姚莹
朝代:清

猜你喜欢

寄黄逢一·其二

一自仙即去,何时续胜游。

鹏图息天末,鸡骨卧林丘。

对此他乡月,悲君故国秋。

支床无已过,圣主或遗忧。

(0)

玉台曲·其二

缥缈孤台接大荒,金光瑶草半苍茫。

石岩深锁诸天寂,僧在翠微炷妙香。

(0)

送阮生游琼海

海树郁青青,人烟白浩浩,乃是琼厓中州之别岛。

东来巨浸碧濛濛,欱沓似与元气通。

水底神鱼或作雨,溪边种草能知风。

怜君万里穷名胜,狂来气与波涛猛。

鼓柁遥临黎母江,垂纶欲钓鱼爷井。

朝来海气蒸成霞,扶桑高傍岭云赊。

河源杳杳知何许,转忆张骞八月槎。

(0)

怀息庐和坡翁息轩

吾家有息庐,息身未有日。

古人悼无闻,四十而五十。

百年可例推,想亦无间隙。

莫若早回头,可以息则息。

果腹惟三餐,容身祇一席。

古昔有良训,归当书之壁。

(0)

甲戌秋道经梁化谒苏长公祠

江头万仞削芙蓉,曾是孤臣此杖筇。

遗庙柏森烟漠漠,丰湖秋净水溶溶。

夏时独苦青苗法,避地偏宜白鹤峰。

断碣不随荒草没,似将留迹寄山农。

(0)

山阁杂咏·其十七

最爱南枝傲雪材,雪深犹怯太阳来。

梅能向日白如雪,不枉名为百花魁。

(0)
诗词分类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诗人
查道 蔡寅斗 范文程 刘裕 洪拟 司马懿 唐姬 顾可适 彭伉 安磐 王彦威 季振宜 刘弗陵 张肃 刘义庆 嵇绍 曹景宗 秋瑾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