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意因人喜,人情与物和。
家家缲茧火,处处插秧歌。
麦熟黄疑委,桑馀路尚多。
我居虽偪仄,度日亦婆娑。
物意因人喜,人情与物和。
家家缲茧火,处处插秧歌。
麦熟黄疑委,桑馀路尚多。
我居虽偪仄,度日亦婆娑。
这首诗描绘了宋代乡村生活的场景,诗人赵蕃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情境。"物意因人喜,人情与物和",开篇即表达了人与万物之间的相互影响和喜悦之情,暗示了农耕生活中的共生关系。接着,"家家缲茧火,处处插秧歌"通过具体的劳动画面,如缲丝的烟火和插秧的歌声,生动展示了农忙时节的热闹与繁忙。
"麦熟黄疑委,桑馀路尚多"进一步描绘了丰收的季节,麦子熟透,金黄一片,仿佛要自然落下,而桑树修剪后,道路上仍有忙碌的农人。诗人身处逼仄的居所,但内心并不觉得局促,反而在日常劳作中找到了乐趣,"度日亦婆娑",这里的"婆娑"既形容动作的舒缓,也暗含心境的愉悦。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简练的笔触,描绘了乡村生活的宁静与活力,传达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和谐共融,体现了诗人对田园生活的深深热爱和满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