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依红蓼带苍蒹,秋老空山爽气添。
野服閒行无障碍,宵钟净土信庄严。
酒赊寺外停供茗,芋剥盘中略点盐。
前昨坐怀归棹远,灯花晴雨为君占。
依依红蓼带苍蒹,秋老空山爽气添。
野服閒行无障碍,宵钟净土信庄严。
酒赊寺外停供茗,芋剥盘中略点盐。
前昨坐怀归棹远,灯花晴雨为君占。
此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富有诗意的秋日山林图景。诗人吕㦂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汤汝威归自海上后所赠之诗的意境,并以次韵的方式给予了回应。
首句“依依红蓼带苍蒹”,以红蓼与苍蒹两种植物的对比,营造出秋天山间独特的色彩层次感,红绿相间,生机勃勃中透露着季节的变换。接着,“秋老空山爽气添”一句,直接点明了季节的更迭,秋意渐浓,山间空气清新,给人一种精神上的愉悦和舒畅。
“野服闲行无障碍”描绘了诗人穿着朴素的衣物,在山间自由自在地行走,没有世俗的束缚,心境开阔,与自然和谐共处。“宵钟净土信庄严”则进一步渲染了夜晚山中的静谧与庄严,仿佛整个世界都沉浸在一种神圣的氛围之中。
“酒赊寺外停供茗,芋剥盘中略点盐”两句,通过日常生活场景的描写,展现了诗人与友人相聚时的轻松愉快,以及对简单生活的满足和享受。在寺庙之外,借酒助兴,品尝着简单的菜肴,芋头搭配少许盐,却也别有一番风味。
最后,“前昨坐怀归棹远,灯花晴雨为君占”表达了诗人对友人归途的关心与思念。即使在离别之后,诗人仍然关注着友人的行程,希望借助灯花的预兆,为友人的平安归来祈祷。
整首诗情感真挚,画面生动,不仅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也体现了深厚的友情和对生活的美好向往。
我来方与庐山别,你去庐山是故乡。
前日住山浑不觉,如今山远却思量。
昔爱山樵书,今踏山樵路。
江边春事动,梅柳皆可赋。
荦确石径微,白浪洒衣履。
临渊鱼龙惊,扪崖猿鸟惧。
古刻难细读,断缺苍藓护。
岁月岂易考,书法但增慕。
摩挲复三叹,欲去还小住。
习气未扫除,齿发恨迟暮。
华亭鹤自归,长江只东注。
寂寥千古意,落日起烟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