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去桐江觅钓舟,百年经济亚伊周。
故人脱解如汤武,谁谓先生不肯留。
归去桐江觅钓舟,百年经济亚伊周。
故人脱解如汤武,谁谓先生不肯留。
这首诗《过严先生祠堂》是明代诗人江源所作,通过诗中的内容,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对历史人物严光的敬仰与感慨。
首句“归去桐江觅钓舟”,描绘了严光归隐桐江,寻找钓鱼之舟的情景,展现了他淡泊名利、向往自然的生活态度。严光,字子陵,东汉时期著名的隐士,曾辅佐刘秀建立汉朝,后辞官归隐,以垂钓为乐,体现了古代文人士大夫追求精神自由和人格独立的价值观。
次句“百年经济亚伊周”,赞扬严光在政治上的贡献,与伊尹、周公并称,意指他在国家治理方面有着卓越的才能和深远的影响。伊尹、周公均为中国古代著名的政治家和思想家,他们的事迹被后世传颂,成为治国理政的典范。这里将严光与他们相提并论,表达了对严光极高评价。
第三句“故人脱解如汤武”,进一步赞美严光的道德品质和领导能力,将其比作商汤和周武王这样的开国君主。商汤和周武王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开国君主,他们以仁德治国,开创了盛世。将严光与他们相比,不仅肯定了他的政治才能,也强调了他高尚的人格魅力。
最后一句“谁谓先生不肯留”,表达了对严光归隐行为的不解与惋惜。这句话意味着有人可能会认为严光放弃了改变世界的机遇,但实际上,他的选择体现了一种对个人自由和精神追求的坚持,是对传统儒家“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理念的实践。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严光生平的回顾和对其精神品质的赞美,展现了诗人对古代隐士文化的深刻理解和敬仰,同时也反映了明代文人士大夫对于理想人格和生活态度的追求。
银潢界西隅,逸踪袭二七。
穆若眄昌辰,祓絜将阶吉。
翠漪绰奇态,雕云绚天质。
哲牧喟萧序,簿领劳丹乙。
迢递琴台期,夙翰召灵匹。
造櫩琼裾翔,中座组佩溢。
雪藕羞轻丝,冰菱荐文实。
桂醑既射越,兰蒸复沤苾。
凉苔雨逾滋,寒花晚更密。
拘解疏属年,趣协沧洲日。
游盘惜晷遽,欢浃忘景毕。
何事拊牙徽,水木自明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