廉吏谁云不可为,惭非羊祜泪前碑。
惟公独起图书学,窗草同春茂叔祠。
廉吏谁云不可为,惭非羊祜泪前碑。
惟公独起图书学,窗草同春茂叔祠。
这首诗由明代诗人卢宁所作,名为《次韵复湛泉翁寄读兴国生祠碑诗四首(其一)》。诗中表达了对廉洁官吏的赞美与敬仰,同时也流露出对历史人物羊祜的感慨。
首句“廉吏谁云不可为”,直接点明了主题,赞美那些廉洁奉公的官吏,认为他们同样能够做出一番事业,不因清廉而有所束缚。接着,“惭非羊祜泪前碑”一句,通过对比,表达了对羊祜这位历史名臣的敬佩之情。羊祜是晋朝时期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以廉洁自律著称,他的事迹常被后人传颂。此处诗人以“泪前碑”暗示羊祜的高尚品德和深远影响,同时也表达了自己的自愧不如。
“惟公独起图书学,窗草同春茂叔祠。”这两句进一步阐述了诗人的观点。他认为,只有通过深入研究图书典籍,才能真正理解并传承古代先贤的智慧和精神。这里的“公”既指前文提到的廉洁官吏,也暗含对羊祜的敬仰。同时,将“图书学”与“茂叔祠”相提并论,意在强调读书学习的重要性,如同在春天里培育出茂盛的草木一样,需要精心照料和不断滋养。茂叔祠可能是指某位学者或官员的祠堂,这里借以象征知识与道德的传承。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廉洁官吏和历史人物的赞美,以及对知识传承的重视,展现了诗人对于理想人格和社会价值的深刻思考。
太宰谢尘鞅,抗志遵先轨。
幽栖辟梁园,华窗见汝水。
寒烟入茅茨,荜门朝未启。
赏心憩松石,默坐观无始。
龙马发秘藏,盈虚悟深旨。
抱膝有馀暇,玄言时自拟。
千圣不可作,九师亦云鄙。
鼎鼎百年间,闻道知谁氏。
请證洛诵言,一叩参寥子。
毕公茁南宗,来自珠玑巷。
叠滘与弼唐,凤鸾相颉颃。
太守冰蘖声,中丞铉鼎望。
翁继以直鸣,鹿门光倍盎。
殷鉴喻借秦,安边韬绍尚。
寿宫履虎危,正学批龙戆。
茅蕉裸就烹,郇模筐持葬。
穹苍贯精诚,二贤岂多让。
三黜道逾尊,群咻气弥壮。
昨通政府书,惊定仍奖赏。
年兹八十齐,发宣神更王。
秉直定长生,算越期颐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