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士声先压并游,词源浩荡浸昆丘。
九重紫殿三题就,万里青云数刻收。
天子临轩名第二,春官奏卷等俱优。
翰林试笔寻挥写,册府讹文倏校雠。
京邑纷华非所好,乡邦偃宴得其求。
始看别酒倾同舍,早听欢谣载两州。
严诏飞来批凤尾,近班归去立螭头。
一年父老漫留寇,四世公台将至彪。
即日金銮开步武,往时驷马减风流。
蹉跎旧掾瞻行色,渐老从军祗自羞。
学士声先压并游,词源浩荡浸昆丘。
九重紫殿三题就,万里青云数刻收。
天子临轩名第二,春官奏卷等俱优。
翰林试笔寻挥写,册府讹文倏校雠。
京邑纷华非所好,乡邦偃宴得其求。
始看别酒倾同舍,早听欢谣载两州。
严诏飞来批凤尾,近班归去立螭头。
一年父老漫留寇,四世公台将至彪。
即日金銮开步武,往时驷马减风流。
蹉跎旧掾瞻行色,渐老从军祗自羞。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强至为杨学士被召赴京而作的赠别之作。首联“学士声先压并游,词源浩荡浸昆丘”,赞美杨学士才情出众,如滔滔江河般淹没了同行。颔联“九重紫殿三题就,万里青云数刻收”描绘了他才华横溢,短时间内便在朝廷中崭露头角。颈联“天子临轩名第二,春官奏卷等俱优”进一步强调了他的优异表现,得到皇帝和官员们的赞赏。
接下来的诗句“翰林试笔寻挥写,册府讹文倏校雠”描述了他在翰林院的工作,显示出他的细心与严谨。诗人感慨杨学士虽然身处繁华京城,但内心更向往故乡的宁静,“京邑纷华非所好,乡邦偃宴得其求”。离别之际,他们举杯共饮,欢歌载道,表达了深厚的友情。
“严诏飞来批凤尾,近班归去立螭头”形象地描绘了杨学士接受圣旨的情景,显示出他的尊贵地位。随后,诗人预祝他在仕途上步步高升,家族荣耀也将随之而来。然而,他也感叹时光荏苒,自己年事已高,只能望着杨学士的背影,心中充满惭愧。
整首诗以送别为主题,通过描绘杨学士的才情、仕途和对故乡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对其的敬佩和祝福,同时也流露出自己的感慨。
约誓书,金匮藏,不鉴柴家幼儿祚不长。
弟兄子侄相继作,书记署名传晋王。
金匮书,藏祸府,肘腋奇凶起慈母。
深宫烛影夜无人,漏下严更天四鼓。
寡妇孤儿不敢啼,戳地有声金柱斧。
太平王子著龙衣,定策元勋孰敢非。
艺祖有灵君莫急,朱牌金字火羊飞。
岁晏日南至,场圃靡所劳。
告成三务功,盈耳康衢谣。
鸦飞岭外陂,虹断林边桥。
将期养疏拙,讵厌居寂寥。
负暄坐晴檐,煦煦春满袍。
对山阅吾书,怀古酌彼醪。
此乐天所靳,何幸及草茅。
虽非鹿门庞,或庶彭泽陶。
为诗写幽尚,刊落华与豪。
集以贻知音,怅望心摇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