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冈如抱岳如蹲,屈曲秦川势自尊。
天地并功开帝宅,山河相凑束龙门。
橹声呕轧中流渡,柳色微茫远岸村。
满眼波涛终古事,年来惆怅与谁论。
重冈如抱岳如蹲,屈曲秦川势自尊。
天地并功开帝宅,山河相凑束龙门。
橹声呕轧中流渡,柳色微茫远岸村。
满眼波涛终古事,年来惆怅与谁论。
这首诗描绘了潼关河亭的壮丽景色和诗人对历史的深沉感慨。"重冈如抱岳如蹲,屈曲秦川势自尊"两句,通过比喻手法,将山形容得像巨兽般雄伟而又自信,展示了潼关地势的险峻与独特。
接着的"天地并功开帝宅,山河相凑束龙门"表达了自然景观与人文历史的交织,以及对这片土地孕育出辉煌文化的赞美。这里的“帝宅”和“龙门”,不仅指具体的地理位置,更象征着权力与神秘。
"橹声呕轧中流渡,柳色微茫远岸村"则是对景色的细腻描绘,水流激荡的声音和远处村落的模糊绿意,都为画面增添了生动感。这里的“橹声”表现了水流过潼关时的壮观,而“柳色微茫”则给人一种距离感与深邃感。
最后,"满眼波涛终古事,年来惆怅与谁论"诗人面对着滚滚波涛,心中充满了对历史长河的感慨。这里的“波涛”不仅是自然景观,更象征着历史的无穷深远和变迁。而“年来惆怅与谁论”,则表达了诗人面对这浩瀚历史时的孤独与无奈,似乎在寻觅一个能够理解他情感的人。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精细描绘,反映出诗人对历史的深刻感悟和个人情感的复杂波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