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雨萧条歌慨慷,忽思往事已微茫。
山人酒劝花间月,秦女筝弹《陌上桑》。
灯影半窗千里梦,泥涂一日九回肠。
此生传舍无非寓,谩认他乡是故乡。
风雨萧条歌慨慷,忽思往事已微茫。
山人酒劝花间月,秦女筝弹《陌上桑》。
灯影半窗千里梦,泥涂一日九回肠。
此生传舍无非寓,谩认他乡是故乡。
这首诗由元末明初的倪瓒所作,题为《风雨》,以风雨为背景,抒发了诗人对过往岁月的感慨与对现实生活的反思。
首联“风雨萧条歌慷慨,忽思往事已微茫。”开篇即描绘出风雨交加的凄凉景象,诗人的心境也随之变得慷慨激昂,思绪飘向遥远的过去,那些记忆仿佛在风雨中逐渐模糊,难以捉摸。
颔联“山人酒劝花间月,秦女筝弹《陌上桑》。”转而描写了一幅静谧而又充满诗意的画面。山人饮酒,月映花间,秦女轻弹古筝,演奏着《陌上桑》的旋律,这样的场景既展现了自然之美,也蕴含了对古代文化的追忆与向往。
颈联“灯影半窗千里梦,泥涂一日九回肠。”进一步深化了诗人的情感体验。半窗之内的灯光与千里之外的梦境交织在一起,让人感受到内心的波澜起伏,如同经历了一日之内九次的回肠荡气,表达了诗人对现实与理想的矛盾与挣扎。
尾联“此生传舍无非寓,谩认他乡是故乡。”则揭示了诗人对于生命本质的深刻思考。在旅途中寄居的每一处都只是暂时的停留,真正的故乡或许早已不在眼前。这一句不仅体现了诗人对漂泊生活的感慨,更蕴含了对人生归宿的哲学思考,引人深思。
整体而言,《风雨》一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诗人面对风雨时的复杂情感,以及对过往与现实、理想与现实之间关系的深刻洞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