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高极富贵,岩壑见朝廷。
盘道屯千乘,列柏栖万灵。
伊来圣皇游,非余德敢升。
良月蠲吉朔,攀天叩明庭。
时雨应泠风,开烟出丘陵。
仙华润春丹,交树盖秋青。
肃肃洗神志,坦坦跻元扃。
既知中天峻,不待超八纮。
翼如两嶂趋,纬彼四岳亭。
将睹三光正,端居心载宁。
崇高极富贵,岩壑见朝廷。
盘道屯千乘,列柏栖万灵。
伊来圣皇游,非余德敢升。
良月蠲吉朔,攀天叩明庭。
时雨应泠风,开烟出丘陵。
仙华润春丹,交树盖秋青。
肃肃洗神志,坦坦跻元扃。
既知中天峻,不待超八纮。
翼如两嶂趋,纬彼四岳亭。
将睹三光正,端居心载宁。
这首诗描绘了泰山的壮丽景象和登临的感受,展现出诗人对皇家气象的崇敬以及对自然神韵的领悟。首联“崇高极富贵,岩壑见朝廷”以泰山的雄伟象征朝廷的威严,暗示了登高所寓含的政治寓意。接下来的诗句通过“盘道屯千乘,列柏栖万灵”,描绘了山道上众多车辆和参天古柏,烘托出神圣与祥瑞的氛围。
诗人自谦“伊来圣皇游,非余德敢升”,表达只有圣主才能登临此地,自己则因德行不足而心生敬畏。随后,“良月蠲吉朔,攀天叩明庭”借月夜登高,表达了对光明和真理的追求。自然界的“时雨应泠风,开烟出丘陵”象征着神灵的护佑和净化心灵的力量。
“仙华润春丹,交树盖秋青”描绘四季变换中的山色,春花秋叶各有韵味,增添了诗意。诗人在此洗涤精神,提升心境,达到“坦坦跻元扃”的境地。他明白,登泰山已足以感受天之高远,无需超越世俗的界限。
最后,“翼如两嶂趋,纬彼四岳亭”以鸟儿飞翔的意象,比喻自己在山间穿梭,接近天地之间的四岳之巅。诗人期待能亲眼见证“三光正”,即日月星辰的和谐,内心安宁而庄重。
整体而言,王闿运的《泰山诗》以丰富的意象和深沉的哲理,展现了他对泰山的崇敬和自我修养的过程,体现了清末文人对自然与人文的交融思考。
刘君十五攻文章,胸次隐隐含星芒。
射策甲科屡摧挫,上书太学空昂藏。
落魄尘埃少相识,日抱阴符事黄石。
严生卖卜不论钱,匡子传经徒凿壁。
生乎顾我长开颜,相思来过天台山。
入门正值新酒热,烂醉共话烟云间。
夜长风狂银烛冷,雪花洒面衣斓斑。
劝君且莫求神仙,武陵桃花迷岁年。
劝君且莫学剑术,五侯骄贵轻才贤。
诗书满腹不饿死,古来豪杰尽如此。
君不见商王图画求宰臣,直是穷岩版筑人。
西轩夜深沉,燃灯坐相对。
丹虹卧腾光,朱虫聚成辈。
雨焰拂檠低,风辉袅窗碎。
烛幽犀角灵,投炎蛾腹溃。
堂深望转孤,漏永剪还再。
红烬堕寒灰,苍烟浮夕霭。
凌寒气弥和,待旦心非昧。
随君照逋亡,仁功起残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