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夏日同曾中舍明吾汪处士公干显灵道院》
《夏日同曾中舍明吾汪处士公干显灵道院》全文
明 / 区大相   形式: 排律  押[阳]韵

仙宫花木芳,炎景驻清凉。

细雨霓裳湿,微风箫管长。

偃松成小榭,卧柳作匡床。

羽士擎金液,芝童扫石堂。

放鱼先凿沼,养鹤预储粮。

不愿携鸡犬,时来访醉乡。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夏日里一处道院的清幽与静谧,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道院内独特的自然景观和生活情调。

首句“仙宫花木芳,炎景驻清凉”以“仙宫”喻指道院,点明其超凡脱俗之感,同时以“芳”字描绘出花木的香气,与炎炎夏日形成鲜明对比,营造出一种清凉宜人的氛围。接下来,“细雨霓裳湿,微风箫管长”两句运用拟人手法,将细雨比作霓裳,微风比作箫管,形象地表现了雨后的清新与风中的和谐,进一步渲染了道院的宁静与美好。

“偃松成小榭,卧柳作匡床”则通过具体的景物描写,展现了道院内的自然环境与建筑布局,偃松与卧柳不仅增添了道院的自然气息,也暗示了居住于此的人们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生活方式。“羽士擎金液,芝童扫石堂”描绘了道院中道士与孩童的日常活动,前者手持金液,后者清扫石堂,既体现了道家养生修炼的场景,也展现了道院生活的闲适与祥和。

最后,“放鱼先凿沼,养鹤预储粮”通过“放鱼”与“养鹤”的细节,进一步展示了道院内对生命的尊重与呵护,同时也反映了道家追求自然和谐的生活哲学。“不愿携鸡犬,时来访醉乡”则以幽默的方式表达了诗人对道院生活的向往与喜爱,不愿被世俗所累,而是选择在道院中寻找心灵的归宿与解脱。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道院内自然景观、日常生活以及精神追求的描绘,展现了明代文人对于理想生活状态的向往与追求,以及对道家文化中和谐共生、超然物外思想的认同与实践。

作者介绍
区大相

区大相
朝代:明

广东高明人,字用儒,号海目。区益子。善为文,下笔千言立就。万历十七年进士。初选庶吉士,累迁赞善、中允。掌制诰。居翰院十五年,与赵志皋、张位、沈一贯等有旧。赵等先后当国,大相皆引避不轻谒。后调南太仆寺丞,以疾归,卒。工诗词,皆严于格律,为明代岭南大家。有《太史集》、《图南集》、《濠上集》。
猜你喜欢

别西湖·其一

闻说西湖可乐饥,十年劳我梦中思。

湖边欲买三间屋,问遍人家不要诗。

(0)

张长史春草三帖赞

夔作八音,茎韺咸云。娄辨五色,朱紫玄纁。

伟绝艺之天成,随所施而冠群。

既运斤而荐巧,亦端委而长身。

或有若而阙里,或蔡邕而虎贲。

是其同者体,而不同者神。

藻绘既后素,笙镛无夺伦,夫是之谓宝真。

(0)

宫词一百首·其八十六

神霄九府绚云霞,宝箓仙衣御绛纱。

掷火流铃传帝跸,蕊珠殿里降菁华。

(0)

朝中措.饮饯元龄诸公席上戏作

郧城清胜压湖湘。人物镇相望。

秀气谁符楚泽,建安诸子文章。

东风得意,青云路稳,好去腾骧。

要识登科次第,待看北斗光芒。

(0)

清平乐·其六

东风庭户。红满桃花树。准拟踏青南陌路。

双凤绣鞋新做。秋千月挂黄昏。画堂深掩朱门。

立尽花阴归去,此时别是销魂。

(0)

水龙吟·其三须江望九华作

楚山木落风高,暮云黯黯孤容瘦。

天晴似洗,明霞消尽,玉峦排秀。

九凤飞来,五云深处,一时轻矫。

恨三山不见,六鳌去后,天空远,人将老。

堪笑此生如寄,信扁舟、朅来江表。

望中愁眼,依稀犹认,数峰林杪。

万里东南,跨江云梦,此情多少。

问何时还我,千岩万壑,卧霜天晓。

(0)
诗词分类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诗人
蔡谔 何叔衡 柏杨 朱自清 谢觐虞 闻一多 徐特立 陈逸云 贾景德 司马迁 王昭君 扬雄 晁错 班昭 刘恒 刘秀 甄氏 祢衡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