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处所。门外冷云堆浦。竹里江梅寒未吐。
茅屋疏疏雨。谁遣愁来如许。小立野塘官渡。
手种凌霄今在否。柳浪迷烟渚。
何处所。门外冷云堆浦。竹里江梅寒未吐。
茅屋疏疏雨。谁遣愁来如许。小立野塘官渡。
手种凌霄今在否。柳浪迷烟渚。
这首诗是北宋时期词人苏轼的一首作品,名为《谒金门(其一)怀故居作》。从诗的内容来看,作者表达了对远方家乡的深切思念和不舍。
"何处所" 这句开篇即营造出一种迷离又带有无限哀愁的情境,让人想象作者在遥远的地方怀念着自己的故土。紧接着"门外冷云堆浦",诗人通过描绘自然景物来表达自己心中的寂寞和孤独。
"竹里江梅寒未吐" 这一句则是对家乡春天的细腻描写,梅花因寒未能完全开放,这也象征着作者内心深处的哀愁和不满。
"茅屋疏疏雨" 描述了故居的环境,茅屋在细雨中显得更加凄凉,而这种景象更激发了诗人对家乡的怀念之情。
"谁遣愁来如许" 这句直接表达了作者内心深处的忧愁和思念,是一种无奈的情感流露。
"小立野塘官渡" 描写了一种闲适自得的生活场景,通过这种描绘,诗人表达了对平静生活的向往。
"手种凌霄今在否" 这里有作者个人经历的投影,表明作者曾亲手种植过植物,而现在这些是否还在,是一种对过去美好时光的追问和怀念。
最后"柳浪迷烟渚" 继续描绘了一种迷离的景象,柳树随着水波摇曳,煙霄朦胧,这是对故乡自然风光的一种惆怅描述,也映射出诗人心中的愁绪。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对家乡自然环境和个人经历的描写,表达了作者深切的思念之情和不舍的心态,是一首具有很强抒情色彩的作品。
柳阴深碧黄鹂语,川水平堤鸥鸟舞。
送君临流眼暂明,爱此虚凉少尘土。
何况连樯一月行,吴山楚水相逢迎。
稻花吹雨香不绝,芦叶摇风声正清。
北固楼台似图画,广陵欲渡闻潮生。
缥壶盈前京口酒,红旆相随北府兵。
少年投栗常为乐,晚岁甘棠空涕零。
望君鸿飞不可攀,白头方出玉门关。
独向天涯共明月,犹应梦里借千山。
苍耳婴末疾,浴兰殊未解。
枲耳传愈风,及秋始堪采。
惟昔沙塞阴,偶从羊负来。
葡萄安石榴,安可同语哉。
鸡雍与豨苓,适用即为贵。
何必黄金盘,磊落荐滋味。
老人学道破诸妄,犹有尘缘为疾恙。
安得澡身并澡心,使我有意烟霞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