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送元勋不伐侍亲之官泉南八首·其八》
《送元勋不伐侍亲之官泉南八首·其八》全文
宋 / 李廌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齐]韵

粤藤玉板泽于脂,歙婺隃糜理胜犀。

归日锦囊诗几许,七闽当有数千题。

(0)
翻译
广东的藤杖上镶嵌着油脂,歙县婺源的隃麋纹理胜过犀牛角。
归来时,装满诗歌的锦囊有多少呢?在福建地区,恐怕有数千首题目等待吟咏。
注释
粤:广东的简称。
藤玉板:可能指装饰有玉石的藤杖。
泽于脂:油脂光泽。
歙婺隃糜:歙县和婺源两地的特产,隃麋是一种古代的毛笔材料。
理胜犀:纹理优美超过犀牛角。
归日:返回的日子。
锦囊诗:用锦囊收藏的诗歌。
七闽:泛指福建地区,古代称福建为七闽。
数千题:数千首待作的诗题。
鉴赏

这段诗歌选自宋代诗人李廌的《送元勋不伐侍亲之官泉南八首(其八)》。李廌是北宋时期的一位诗人,以诗文著称,其作品多涉及友情、离别以及对自然景物的情感抒发。

诗中的“粤藤玉板泽于脂,歙婺隃糜理胜犀”一句,用了丰富的想象力和生动的比喻,将竹子比作精美的玉板,形容其质地细腻如同涂有脂膏,而“歙婺隃糜理胜犀”则是对竹叶纹理的细致描绘。这里诗人运用了拟物化和夸张的手法,使得竹子的形象生动起来,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欣赏与赞美。

“归日锦囊诗几许,七闽当有数千题”则是诗人对于即将离别的朋友所赠送的诗篇数量和质量的一种期待。其中,“归日锦囊”形象地表达了诗人的心意,希望这些诗句如同珍贵的礼物一样被好友珍藏;“七闽当有数千题”则是对诗歌数量的一个夸张说法,反映出诗人对于文学创作的热情和对友情深厚的情感。

整体来看,这首诗不仅展现了李廌在语言运用上的巧妙,也透露出他对于友谊以及自然美景的珍视。通过这短小的片段,读者可以感受到诗人内心世界的丰富与细腻。

作者介绍
李廌

李廌
朝代:宋   字:方叔   号:德隅斋   籍贯:华州(今陕西华县)   生辰:zhì)(1059-1109

李廌(zhì)(1059-1109) 北宋文学家。字方叔,号德隅斋,又号齐南先生、太华逸民。汉族,华州(今陕西华县)人。6岁而孤,能发奋自学。少以文为苏轼所知,誉之为有“万人敌”之才。由此成为“苏门六君子”之一。中年应举落第,绝意仕进,定居长社(今河南长葛县),直至去世。文章喜论古今治乱,辨而中理。 
猜你喜欢

山中避盗后十首·其十

可怪子刘子,全家肯见存。

长分夜雨榻,复共草堂樽。

磊落吾何取,笑言君益温。

它时此心在,结草报深恩。

(0)

蔡澄源录三家诗见借各题一诗以还之·其一

翰林才大今师伯,目短曹刘数仞墙。

我亦当年曾问字,云泥无路可升堂。

(0)

种德亭

万缘宜作梦时看,只有情田种德难。

但把胸中着梨枣,不愁庭下欠芝兰。

倡条冶叶浑无赖,错节盘根颇耐寒。

莫笑襄阳庞老子,全家长享鹿门安。

(0)

次韵草堂主人雨中十首·其三

虎头山下元无路,龙骨溪边尚有窗。

风里荷花吹不倒,雨中鸂鶒自成双。

(0)

次韵雷飞卿雪中掉小舟见过

别时江上草离离,相见寒枝欲放梅。

目送征鸿天外去,梦惊烟棹雪中来。

青云谁料未十里,白发政须同一杯。

老日相逢能有几,春花欲动莫先回。

(0)

和李似表丞厅梅发用胡士曹韵

江头雪屋知谁家,雪中冷艳空争华。

不知何郎闭东阁,坐看江梅初着花。

谷底春回犹未透,天寒袖薄姿微瘦。

黄昏有月谁复知,举世无花出君右。

人生一月几胡卢,枝犹在手霜满须。

湖边孤坐不饮酒,西湖处士空清臞。

知君不学崔斯立,幅巾漫对枯松株。

铁心虽冷白自胜,金缕醉歌欢岂无。

明朝花在有新句,诗成阿买还当书。

(0)
诗词分类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诗人
曾布 黎士弘 刘仁本 陈洪绶 马致远 李朴 张仲素 高其倬 柳恽 聂夷中 胡安国 翁森 宗楚客 詹敦仁 邢参 韩琮 韩菼 江万里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