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题苍筤亭》
《题苍筤亭》全文
宋 / 韩元吉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寒]韵

手种苍筤数百竿,筑亭相与枕书看。

故知落落非春事,直有青青共岁寒。

一壑自欣幽意足,三年独得此君欢。

萧然风露千寻影,搔首哦诗独凭栏。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cānglángtíng
sòng / hányuán

shǒuzhǒngcānglángshù竿gānzhùtíngxiāngzhěnshūkàn

zhīluòluòfēichūnshìzhíyǒuqīngqīnggòngsuìhán

xīnyōusānniánjūnhuān

xiāoránfēngqiānxúnyǐngsāoshǒuòshīpínglán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韩元吉的《题苍筤亭》,通过对亲手种植的苍筤竹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与宁静生活的欣赏。首句“手种苍筤数百竿”表达了诗人亲自栽种竹子的辛勤与对竹子的喜爱,接着“筑亭相与枕书看”写出了诗人建亭读书,享受竹林相伴的雅趣。诗人认识到竹子的高洁品质,“落落非春事,直有青青共岁寒”,寓意其在秋冬季节依然翠绿常青,象征着坚韧不屈的精神。

“一壑自欣幽意足”表达了诗人对竹林深处的幽静感到满足,而“三年独得此君欢”则流露出诗人与竹子相伴三年,情感深厚。最后两句“萧然风露千寻影,搔首哦诗独凭栏”描绘了竹影摇曳在清风露水中的景象,诗人独自倚栏吟诗,画面感十足,体现了诗人内心的孤寂与对自然的深深热爱。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苍筤亭和竹子,传达了诗人淡泊名利、崇尚自然的人生态度,以及对知识与宁静生活的追求。

作者介绍

韩元吉
朝代:宋   字:无咎   号:南涧   籍贯:开封雍邱(今河南开封市)   生辰:1118~1187

韩元吉(1118~1187),南宋词人,字无咎,号南涧,汉族,开封雍邱(今河南开封市)人,一作许昌(今属河南)人。韩元吉词多抒发山林情趣,如《柳梢青》"云淡秋云"、《贺新郎》"病起情怀恶"等。著有《南涧甲乙稿》、《南涧诗余》等,存词80余首。
猜你喜欢

浙源山

一抹冷云遮岭半,千章古木满岩隈。

山深林合失昏昼,路转溪回迷去来。

鹰隼翻空何事击,猿猱缘壁为谁哀。

此行步步山寮界,归雁诗图相对开。

(0)

上漕使生辰诗

于皇圣运齐中兴,地应岳渎天垂星。

储灵韫异一发越,中和备体生奇英。

清淮无波万濑肃,纤云四卷澄水玉。

薰风庭院倏经秋,长庚入梦祥光烛。

童年气韵已不群,四座愕视天麒麟。

兰筋劲翮翔万里,蓬山锦帐皆弥纶。

五裤兴谣谥三郡,筠秦东瓯渐泽润。

褰帏便使八州清,光华并管三司峻。

高怀违俗星斗寒,伟度照人云梦宽。

刑清财阜治尤最,天语璿题永不刊。

夜观三极三台上,玉节光芒迩天杖。

浮丘自是地行仙,天遣夔龙助君相。

仲舒简古帝所思,弱翁治行已深知。

粉泽典章混文轨,燕许大手非公谁。

维南不为承恩祝,直为苍现并蒙福。

致君尧舜亿千龄,颂声遍写南山竹。

(0)

次韵程致道馆中桃花

桃花如昭君,服饰靓以丰。

徘徊顾清影,似为悦已容。

数枝有馀妍,窈窕禁省中。

何如武陵岸,缤纷落天风。

我梦泛舟去,春流濯凫翁。

岂知限重门,风摇铺首铜。

忆汝初破萼,时当楼雪融。

亭亭怯馀寒,赖此赤日烘。

蓬山十载梦,翚飞左升龙。

重来迹已换,一扫凡花空。

发有今岁白,颜无故时红。

三嗅三叹息,繁英为谁秾。

(0)

题默轩

李君诵兵法,辨若悬河流。

时平弃不用,胸中郁奇谋。

三年莲勺卤,一室藏深幽。

默翁笑自谓,晏坐无馀求。

不言非真默,但与木石俦。

说默默时说,吾闻诸前修。

君看古宗密,妙义难为酬。

及谈不二门,则卷机锋收。

我以辨自喜,穷思戒摩兜。

君宜尚勉旃,负杖从吾游。

(0)

题中寂堂

虎卧文公庐,鸟巢道林室。

本自无俗喧,何由辨真寂。

逃溺必登山,避燔必趋泽。

君看好静人,万虑固未息。

是心傥已刳,对境起亦得。

上人早闻道,晚顺世间迹。

振衣下灵岩,飞锡来上国。

高堂亦何有,万卷绕四壁。

客来倚风廊,晤语终日夕。

莫言门如市,中有忘机客。

吾曹诗酒污,此道谁目击。

唯应寂时趣,独有清士识。

(0)

东安许明府同里之亲任满回家求诗为别即席赋此兼简熊使君

三载相依葛与瓜,一尊为别忽天涯。

君先归路经回雁,我正幽栖似浣花。

好去乘时追俊彦,莫嗔无力荐才华。

城中若见渔樵客,须问浮溪老圃家。

(0)
诗词分类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宴会 桃花 愤世嫉俗 怀才不遇 长江 松树 写风 写草 气节 沧桑 庐山
诗人
林藻 徐世隆 廖燕 袁郊 刘燕哥 薛元超 耶律履 何执中 王徽之 蔡世远 萧瑟瑟 韩鑅 任希古 马光祖 法藏 靳学颜 沈如筠 戚夫人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