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入都·其七》
《入都·其七》全文
清 / 李鸿章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麻]韵

一入都门已到家,征人北上日西斜。

槐厅谬附明经选,桂苑犹虚及第花。

世路恩仇收短剑,人情冷暖验笼纱。

傥无驷马高车日,誓不重回故里车。

(0)
鉴赏

这首诗是清朝诗人李鸿章所作的《入都》组诗中的第七首,表达了诗人进入京城后的感慨和心志。首句“一入都门已到家”描绘了诗人初到京城的既视感,仿佛回家一般,显示出对京城的亲近和归属感。次句“征人北上日西斜”则暗示了诗人身份的特殊,可能是作为官员或使者,此时正值傍晚。

第三句“槐厅谬附明经选”中,“槐厅”指朝廷官署,“谬附”表达谦虚,意为自己误入仕途,通过科举考试入选。“明经选”指明经科选拔,诗人自谦道自己并非科举正途出身。第四句“桂苑犹虚及第花”进一步强调自己的身份,以“桂苑”象征科举及第的荣耀之地,而“犹虚”则表示这些荣誉尚未属于他。

第五句“世路恩仇收短剑”寓意在官场生涯中,诗人将放下个人恩怨,准备面对复杂的人际关系。“短剑”象征着锐气与决心,暗示他将以理智和策略应对世事。第六句“人情冷暖验笼纱”则揭示出官场中人际关系的微妙,暗示人情冷暖难以捉摸,需要谨慎应对。

最后一句“傥无驷马高车日,誓不重回故里车”表达了诗人坚定的决心,除非有一天能拥有显赫的地位和荣归故里的风光,否则他不会轻易离开京城。这句诗展现了诗人对于功名的追求和对未来的期许。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个人经历和感受,揭示了官场的现实与诗人内心的抱负,展现了晚清时期士大夫阶层的心态。

作者介绍
李鸿章

李鸿章
朝代:清   字:渐甫或子黻   号:少荃(泉)   籍贯:安徽合肥   生辰:1823年2月15日—1901年11月7日

李鸿章(1823年2月15日—1901年11月7日),晚清名臣,洋务运动的主要领导人之一,安徽合肥肥东人,世人多尊称“李中堂”,因行二,故民间又称“李二先生”。本名章铜,字渐甫或子黻,号少荃(泉),晚年自号仪叟,别号省心。李鸿章作为淮军、北洋水师的创始人和统帅、洋务运动的领袖、晚清重臣,李鸿章建立了中国第一支西式海军北洋水师,因其尽忠辅清,才干了得而闻名。
猜你喜欢

寄妻兄宁文渊时广西方用兵而文渊谪官在广东

有客迟留瘴海边,白头想见欲潸然。

淹留每笑犹千里,芘藾遥知有二天。

行听伏波平岭峤,已闻下濑济楼船。

几时幽谷灵芝路,水石相看稳昼眠。

(0)

执中学士以蔬菜见贶戏寄小诗

贷粟监河公自贫,蔬菹投我觉情亲。

不须乞饭去香积,谁会献芹如野人。

维笋及蒲全似古,式歌且舞恰当春。

投闲即拟同公醉,莫道无鱼可及宾。

(0)

春风破穷阴

春风破穷阴,草木争秀发。

纷敷作锦绣,晃耀映霜雪。

我行纵披赏,欲戴羞白发。

相看一杯酒,聊以酬佳节。

(0)

答蜀公谢寄酒

彼酒孰为之,湛然若天成。

为之非草草,纤悉中度程。

其香匹幽兰,色不减琼英。

采采白菊花,亦酌潭水清。

潭水取之源,择菊废枝茎。

我将飨明神,乃独以其精。

千里驰寄公,非将解公酲。

祝公百年寿,多益不为盈。

想公初饮时,莹彻颜微赪。

幽吟倚岩石,缓步睨层城。

爰闻在阴鹤,载叹出谷莺。

我闻至人心,万物莫足撄。

存亡漫忧喜,泛然若无情。

此理公得之,奚藉醪醴并。

(0)

吴园杂咏十九首·其四集虚堂

室虚即生白,惟道在集虚。

诗书扫尘迹,仁义外蘧庐。

形忘心亦忘,万物同一如。

(0)

寄君时

我灌我园,有采之心。于以撷之,既有且多。

我游我庭,有菊之苗。于以芼之,既旨且时。

我思昔人,亦采其薇。我乐所安,奚愠其微。

仲兮仲兮,曷日汝偕。以事以游,以慰予怀。

(0)
诗词分类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诗人
隐峦 张君房 韦迢 令狐德棻 王炎午 白敏中 李燔 牛僧孺 许善心 崔玄亮 顾云鸿 赵匡胤 蔡温 于頔 李侗 鹿善继 陈道复 毕仲衍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