遗迹溯先人,茅补萝牵,点缀一亭依旧式;
沁脾留过客,石泉槐火,评量七碗试新煎。
遗迹溯先人,茅补萝牵,点缀一亭依旧式;
沁脾留过客,石泉槐火,评量七碗试新煎。
此联以“访胜亭”为题,描绘了访胜亭所在之地的自然风光与人文氛围,充满了浓厚的诗意和文化气息。
上联“遗迹溯先人,茅补萝牵,点缀一亭依旧式”,首先从历史的角度切入,提到访胜亭所处之地有着悠久的历史背景,古人的遗迹依然可见。茅草修补,藤蔓缠绕,这些自然元素不仅美化了亭子,也赋予了它一种古朴而生动的风貌,仿佛在诉说着过往的故事。
下联“沁脾留过客,石泉槐火,评量七碗试新煎”,则转向了现实场景,描绘了访胜亭作为一处停留之地,给过客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石泉潺潺,槐木之火温暖,人们在此品尝新茶,进行品茗的雅事。通过“评量七碗”这一细节,不仅展现了品茶的仪式感,也暗示了访胜亭是一个适合静心、品味生活的地方。
整体而言,这副对联巧妙地结合了自然景观与人文活动,既体现了对历史的尊重与怀念,又展现了对当下生活的热爱与追求,营造了一种和谐共生的美好意境。
地僻无钟鼓。
残灯灭,夜长人倦难度。
寒吹断梗,风翻暗雪,洒窗填户。
宾鸿谩说传书,算过尽、千俦万侣。
始信得、庾信愁多,江淹恨极须赋。
凄凉病损文园,徽弦乍拂,音韵先苦。
淮山夜月,金城暮草,梦魂飞去。
秋霜半入清镜,叹带眼、都移旧处。
更久长、不见文君,归时认否。
记愁横浅黛,泪洗红铅,门掩秋宵。
坠叶惊离思,听寒螀夜泣,乱雨潇潇。
凤钗半脱云鬓,窗影烛光摇。
渐暗竹敲凉,疏萤照晚,两地魂销。
迢迢。
问音信,道径底花阴,时认鸣镳。
也拟临朱户,叹因郎憔悴,差见郎招。
旧巢更有新燕,杨柳拂河桥。
但满目京尘,东风竟日吹露桃。
快风收雨,亭馆清残燠。
池光静横秋影,岸柳如新沐。
闻道宜城酒美,昨日新醅熟。
轻镳相逐。
冲泥策马,来折东篱半开菊。
华堂花艳对列,一一惊郎目。
歌韵巧共泉声,间杂琮琤玉。
惆怅周郎已老,莫唱当时曲。
幽欢难卜。
明年谁健,更把茱萸再三嘱。
州夹苍崖,下枕江山是城郭。
望海霞接日,红翻水面,晴风吹草,青摇山脚。
波暖凫鹥作。
沙痕退、夜潮正落。
疏林外、一点炊烟,渡口参差正寥廓。
自叹劳生,经年何事,京华信漂泊。
念渚蒲汀柳,空归闲梦,风轮雨楫,终辜前约。
情景牵心眼,流连处、利名易薄。
回头谢、冶叶倡条,便入渔钓乐。
苍藓沿阶,冷萤黏屋,庭树望秋先陨。
渐雨凄风迅。
淡暮色,倍觉园林清润。
汉姬纨扇在,重吟玩、弃掷未忍。
登山临水,此恨自古,销磨不尽。
牵引。
记试酒归时,映月同看雁阵。
宝幄香缨,熏炉象尺,夜寒灯晕。
谁念留滞故国,旧事劳方寸。
唯丹青相伴,那更尘昏蠹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