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郎文字固超然,汉武凭虚意欲仙。
底事秋来不得解?定中试与问诸天。
秦郎文字固超然,汉武凭虚意欲仙。
底事秋来不得解?定中试与问诸天。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苏轼的作品,他以次韵的形式回应参寥师寄给秦太虚的三首绝句中的第一首。诗中赞扬了秦郎(秦太虚)的文字才华超凡,暗示其如同汉武帝一般追求仙道,表达了对秦君科举未能高中进士的关切和疑惑。
"秦郎文字固超然",诗人首先称赞秦太虚的文字出众,具有超脱世俗的非凡气质。"汉武凭虚意欲仙",通过提及汉武帝这个历史上追求长生不老的帝王形象,暗指秦郎也有类似的心境,渴望达到超越尘世的境界。
然而,"底事秋来不得解?"诗人不解的是,为何秦君在秋天(寓意收获或转变的季节)未能如愿以偿,未能解开科举之谜,实现他的抱负。最后,"定中试与问诸天",诗人建议秦君在静心冥想(定中)的状态下,向天地神明寻求答案,表达出对朋友困境的关心和期待解答的虔诚。
整首诗寓言巧妙,既赞赏秦郎的才情,又寄寓了对人生际遇的深沉思考,体现了苏轼诗歌的哲理性和人情味。
云章承诏祝高穹,夜听空歌宿绛宫。
正怯龟肠终日内,忽传雁信五城中。
八珍伊鼎盐梅味,九夏尧厨萐莆风。
苦恨斋居方慎独,朵颐大嚼与谁同。
两掖深沉大帝居,紫微西省掌泥书。
天阍启钥趋朝后,侍史焚香起草初。
五吏援毫才患少,万钱分膳食无馀。
凤池荀令连宾阁,骑省潘郎对直庐。
烟气霏霏生屋瓦,雷声隐隐度宫车。
沧波满壁浮兰橑,修竹当轩荫绮疏。
性懒无堪过叔夜,思迟多病似相如。
缭垣直北银台路,拭目看君侍玉除。
早年通籍苍龙阙,近日移家仙掌峰。
方朔上书殊未报,平津开阁杳难逢。
骚人章句多怀古,陶令田园且养慵。
近郭离筵黄叶满,旧山归路白云重。
洪崖饵术修丹灶,叔夜援琴对酒钟。
应待软轮徵入觐,受釐前席始从容。